11月16日下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国家海洋博物馆主办的“人美学术论坛·第四期”活动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举办。
活动特邀福州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袁燕作为主讲嘉宾,与国家海洋博物馆科研科普中心副主任朱辞就“和合之美:融合多元的‘峇峇、娘惹’服饰文化”的议题展开交流。
朱辞首先介绍了国家海洋博物馆近期举办的展览“峇峇娘惹的世界”,该展览展出了来自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和土生文化馆的120余件(套)文物,从“土生人”肖像、居家用品、服饰穿着、婚俗用品及建筑风格等方面向观众讲述了峇峇娘惹文化。
展览现场
朱辞介绍,福州大学袁燕教授最近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影响世界”丛书著作《美美与共:海上丝路之土生华人“峇峇、娘惹”族群服饰研究》一书,阐释了中国服饰在域外他国文化艺术中的交流与互鉴,实地考察、探究了中国服饰在海上丝路沿线的传播、互融与共生,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与国家海洋博物馆“峇峇娘惹的世界”展览的主题十分契合,都多角度地呈现了“峇峇、娘惹”族群的文化元素。
在讲座中,袁燕介绍,中国作为海洋大国,我们既有璀璨的内陆农耕文化,又有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我们的沿海先民们向海而生,他们乘风破浪勇于探索。在两千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中,华人华侨因各种原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落地生根,形成最具有中华文化代表性的“峇峇、娘惹”族群以及极具中国传统服饰美学的“峇峇、娘惹”服饰。
袁燕在交流分享中
东南亚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重要区域,早在15世纪,一些福建或广东潮汕等地区的华人移民到东南亚。在这里,他们与当地社区融合相处,通婚生子,形成了一个新的融合遗产社区,被称为“峇(bā)峇(bā)娘惹”,或称“土生华人”。
“峇峇娘惹”的名称出现于明清时期,男子被称为“峇峇”,女子被称为“娘惹”。
“土生华人”肖像画、肖像照
在《美美与共:海上丝路之土生华人“峇峇、娘惹”族群服饰研究》一书中,袁燕分“海上丝路与‘峇峇、娘惹’族群及其服饰”“东南亚传统服饰‘可巴雅’的中国起源”“承袭中国:‘峇峇、娘惹’婚礼服”等八个章节介绍了“峇峇、娘惹”服饰的源流与样貌。
以第三章为例,袁燕利用考古资料、绘画图像、历史实物等对中国直领对襟形制的窄袖“褙子”等进行视觉文化的对比考证,同时围绕“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宏观视角以及中国的“朝贡”和“赐服”制度,对“娘惹”典型服装样式“可巴雅”是东南亚典型服装样式的起源——“中国说”进行探究。
书影
服饰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始终承载着民族的、历史的、时代的文化内涵。服饰作为日常消费品,潜移默化地扮演着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讲座中,袁燕介绍,东南亚海外华裔——“峇峇、娘惹”族群,据考证源自于郑和率船队下西洋,在经过马六甲时部分留在当地的随行人员。这些大明王朝的先民定居后和当地马来族或其他民族妇女通婚,也就有了被称之为“峇峇、娘惹”族群的华裔。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峇峇、娘惹”族群虽然已经远离故土,却仍然继承了中华民族久盛不衰的文化传统,特别是他们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儒家传统,在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国化”。他们甚至将马来西亚的语言、服饰和饮食习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形成了新的面貌。
几百年过去,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已不会说标准的汉语,但他们讲的仍然是一种综合了福建方言与马来语混合式的语言,形成了他们衍生于传统汉文化的亚文化系统。
展览中展出的“峇峇娘惹”服饰
袁燕以海外实地考察的资料为主要依据,将“峇峇、娘惹”服装与同时期中国相对应的服装进行了比较研究,探究了“峇峇、娘惹”服饰的起源,并根据服装款式的变化,以19世纪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将“峇峇、娘惹”服饰样式与文化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她特别分析、归纳、总结了“峇峇、娘惹”婚礼服的设计形态,以及娘惹服饰典型款式(长衫、娘惹可巴雅和笼纱)和娘惹配饰的主要特征,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
《美美与共:海上丝路之土生华人“峇峇、娘惹”族群服饰研究》内页
关于本次讲座,人民美术出版社学术中心副主任、《美美与共:海上丝路之土生华人“峇峇、娘惹”族群服饰研究》责任编辑胡姣介绍,“艺术影响世界”系列主要致力于反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如陶瓷、漆艺、绘画、书法、服饰等对其他国家艺术和生活产生的影响。袁燕教授所著《美美与共:海上丝路之土生华人“峇峇、娘惹”族群服饰研究》为“艺术影响世界”系列丛书之一,该书依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主要以文献史料、历史考古和视觉图像考证为依据,对东南亚一带“峇峇、娘惹”族群服饰个案进行了深入挖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