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学术研究需要坚持什么?又要改变什么?
中国如何创新发展文科教育,推进新文科建设?
在1月21日举办的上海社联2024年度论文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和学者的深入交流和讨论,让上述问题的答案变得越来越清晰。
“2024年度论文”评选活动由上海社联、《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复旦大学国家智能评价与治理实验基地三家单位共同组织开展,对2024年度(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上海社科学者发表于国内中文学术期刊的原创性学术成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推介,经过多轮遴选,最终产生10篇具有高度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论文。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年度论文”入选论文
年度论文评选到底会遵循哪些原则?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在发言中讲到,年度论文推选是上海社联打造的品牌项目,坚持把质量作为唯一的标准,避免“以刊选文”。在推选过程中,在以论文质量为第一标准的情况下,适当兼顾老中青,尤其希望能助力青年学者的成长,今年推选的10篇年度论文,其中有四篇论文出自“80后”青年学者,上海社联希望通过这种学术评价机制的不断创新,为上海更多青年学者提供一个成长和展示的舞台。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陈玮(年度论文获得者)是一位“85”后学者,她表示:“从中国的发展,以及学科的发展而言,对青年学者来讲是非常好的机遇,一方面,我们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做研究。另一方面,近两年学术界也在把资源向青年学者倾斜,不管是学术相关基金,还是各类期刊,都给青年学者提供很多机会。”
学术评价最要看重的是什么?本届年度论文终评评委之一,复旦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陈思和认为,要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创新学术评价机制非常重要。评价一篇论文,不是在讨论这篇论文本身的结构,也不是评价文章是中文写的还是外文写的,更不是看论文被引用了多少次。我们构建所谓自主知识体系最核心的是研究的对象是不是中国原创的,重点是要关注中国各个领域,在现实发展当中遇到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树平(年度论文获得者)在发言中也重点讲到,当下学者应该如何做研究。他认为,学者要有使命感和归属感,使命指的是学术研究应当研究真问题、回应真问题,要有感而发,可写可不写的就不要写,我们要写一些不得不写的问题,必须回答的问题。归属感指的是学术作品获得的评价,发挥的作用是客观的、沉淀的、不以人的意志或者不以人的好恶为转移的,学术作品应当有其使命,但是学术作品也必然有其归属。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纪莺莺(年度论文获得者)的入选论文主要讨论备受关注的代际共育问题,论文撰写花费了三年时间,期间自己也晋升为二胎妈妈,自己的家庭本身就成了研究对象。在此过程中,她不断反思:“社会学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如何面向公众,通过研究为社会问题提供切实的解题思路,而不仅仅是写论文,纯学者圈讨论。正是基于现实问题的研究,让我越来越明确学者的责任感和信念感,社会学要更多地面向人、理解人,回应这个时代所提出的那些公共问题。”
本届年度论文终评评委之一,《学术月刊》编审金福林认为,学术评价机制就是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完善,最后使评价机制越来越科学。对于年度论文评选来讲,最重要的是做到不遗漏本市学者代表性重要学术论文成果,注重学术成果的含金量。我们要关注上海社科界如何回答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也要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性问题研究成果,评选出来的论文和学术成果,完全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本届年度论文终评评委之一,《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姜佑福则表示,我们对上海社联年度论文评选,还可以有更多期待。比如,对于入选论文相关的重大议题,或许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性的学术讨论会,形成学术讨论热潮,发挥学术共同体的智慧,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使年度论文评选活动源于学术研究,反过来又滋养了学术研究。使这个论文评选活动成为上海一年一度的学术思想盛宴。
AI时代,如何做好交叉学科研究?
目前,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多,并明显地表现在文科领域。当前,如何做好跨学科研究,是学术界特别关注的议题。
无论走向何方,首先要搞清楚学术研究中最基础的问题。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教授张雄(年度论文获得者)认为,无形经济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数字经济,而数字经济深入下去就要面对AI机器人的问题,对搞哲学的人来说,首先要回答这种现象是不是一个新形势下的人类的经济意识能动性的问题。AI未来很可能导致产生“无中生有”的功能,很可能会导致机器人对人类带来很大危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从学理上解释清楚。这方面的研究,上海学术界应该走在前面。
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教授杨显滨(年度论文获得者)是做交叉学科研究的。他以民商法研究为例说到:“很多现实问题绝对不是《民法典》一部法能够解决的,我们要走出民商法,还要走入其他领域,比如政治学、管理学、边缘算法、数学、计算机、大数据技术等等,只有把这个问题研究清楚了,我们交叉学科才有真正的未来。”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也同样关注跨学科研究。他表示,现在很多创新都和跨界有关系,两个学科的碰撞磨合当中会产生新的观点,新的学术创新。当然,除了关注跨学科研究之外,他还特别强调,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论的问题很多要从实践当中发现,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所有书本上的理论都能解释中国的现实问题。
如何推进中国新文科建设?
近年来,“新文科”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一个关键词。社科界该如何推进中国新文科建设,完成好“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道时代必答题?
王战认为,我们对西方科学,特别是文科的科学不要太迷信。我们要看到,西方经济学很多时候没办法解释中国经济发展。甚至连西方经济学家也没办法解释西方的现代经济。今天,到了数字时代,生产要素不一样了,在这方面我们大有可为,关键是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不能一谈论文就条件反射地去拿西方的政治学、西方的经济学来解释,解释不通的。我们要用中国自己的东西来解释,必须建立我们自己的理论,这是一个重大和艰难的工作。
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振复(年度论文获得者)则认为,学者要坚持“学无中西”的同时,还要坚持本土化的学术原则。我们既要做到“学无中西”扩大视野,又要坚守“学有中西”的本土化研究立场。在学理上努力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实证和理念的统一。他说:“读书、思考与写作是我的生活主题,我想说的是,读是前提、思是关键、写是落实,三者缺一不可。”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恒(年度论文获奖者)认为,学者要放眼世界,胸怀祖国,一定要有这样的理想。对文科来讲,在中国不存在要消亡,而是怎样更优化,把技术做得更好,更前沿。“现在我们跟欧美最大的差距在哪?我认为不是研究方法的差距,也不是对世界认知的差距,而在于基本数据库的差距。这种差距如果放任发展,以后我们的发展会遇到很多问题。”陈恒表示,社科界要思考,如何把中国的本土资源,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还是当下的社会实践,转化为世界性的资源,目前这种转化能力还不够。这就要求理论界、社科界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这是学界要关注的,也是上海社科界未来要推进的工作。
在交流讨论的最后,王为松总结到:推进新文科建设,我理解重在调整结构,调整结构的目的是做强品牌,怎么做强?要加大合作、跨界创新。跨界才能把品牌做起来,把自己的优势做起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