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容计划已经明确,当前,浙江、山东、安徽等多个省份正持续发力,力争在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
作为“科教大省”,江苏有16所高校、4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数量分列全国第二、第三。在苏部属“双一流”高校以雄厚的学科实力,为高水平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着挑战。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在冲击下一轮“双一流”的过程中,该省部分部属高校在人才引育、人才队伍的稳定等方面仍亟须突破,需要更大的支持和投入。
为此,江苏两会期间,身为省政协常务委员的陈发棣带来一份提案——《关于加强对在苏办学的部属“双一流”建设高校支持力度的建议》。他建议,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按照中央财政“双一流”引导资金额度进行配套支持,提高在苏办学的部属“双一流”高校,特别是部属行业高校的办学能力,服务教育强省建设。同时,加强省级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在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双一流”扩容在即,多个省份发力冲刺
2024年11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工作情况。报告指出,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怀进鹏表示,教育部将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研究具体方案。
“双一流”的扩容将为更多高校带来机遇。此前,全国多个省份已提前谋划,围绕“双一流”建设持续发力。
2022年2月,安徽省政府印发《安徽省支持高校学科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2020—2024年省级财政在现有高校发展专项经费中将统筹30亿元以上资金,用于支持省属高校高峰学科建设。结合省财力实际,逐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增加高校发展专项经费,强化学科建设资金支撑。
同年11月,山东印发《关于深入推动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把“加强学科尖兵梯队培育”放在首位,提出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即支持数学、海洋科学等8个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创建世界一流学科;2022年年底前,确定10个左右优势学科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确定10个左右潜力学科打造冲击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后备梯队。《措施》明确,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力度,“十四五”期间,省级财政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0%左右。另外,该省还于去年9月出台了《关于支持山东农业大学加快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成立山东现代农业高等教育共同体,推动山东农业大学冲一流。
正在努力补齐高等教育短板的浙江,去年以来更是动作频频,省委常委会7个多月内5次召开会议聚焦省内大学建设,先后听取包括中国美术学院、西湖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在内的12所本土高校的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意见起草情况,并对各所高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时间拨回到2023年8月,浙江曾首次高规格召开高等教育强省暨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推进会,并出台《关于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普通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打造高原造峰、整体推进的高等教育格局。紧接着,浙江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根据上年度中央财政“双一流”补助,按照1:1予以奖补。
根据江苏省政协常务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的调研,除安徽、山东、浙江外,福建、江西、广东、重庆等省市也纷纷在冲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加大布局和支持力度。根据兄弟省份相关政策规定,对重点支持的学科给予每年每学科1亿元-5亿元的资助补助,助推省内高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新突破。
委员建议:加大对在苏部属“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
江苏是全国高等教育的“优等生”,有16所高校、4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数量分列全国第二、第三。除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两所“985”高校外,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5所在苏教育部直属高校(以下简称“5所高校”),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发棣表示,从全国第四、第五轮学科评估来看,5所高校共有A类学科20余个,占全省非985高校A类学科的40%,是冲击下一轮“双一流”的重要后备学科力量。与此同时,截至今年1月,5所高校共86个学科进入ESI前百分之一,11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4个学科进入前万分之一,分别占全省非985高校ESI前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和万分之一的35%、28%以及67%。“可以说,作为教育部直属行业高校,5所高校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陈发棣说。
前述5所高校作为江苏“双一流”的中坚力量,面对激烈的竞争,也难言轻松。据陈发棣称,5所高校在冲击下一轮“双一流”的过程中,虽然有着国家政策利好的机遇优势,也有着学科基础厚实的发展优势,但仍然面临着省内“双一流”配套不足,也无法进入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的困境,面临着因为投入不足、支持不够导致的人才引育困难,人才队伍不稳定,高层次人才流失加剧,从而造成一流学科建设的后劲不足,影响江苏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实力以及教育强省的建设步伐。
陈发棣坦言,江苏省财政向5所高校配套了“双一流”建设经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上投入偏低,与该类高校的整体实力和服务贡献不相匹配。
为此,他建议,加大对在苏的“双一流”部属高校支持力度。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按照中央财政“双一流”引导资金额度1:1进行配套,提高在苏办学的部属“双一流”高校,特别是部属行业高校的办学能力,服务教育强省建设。
其次,实施江苏省一流学科培优行动。陈发棣表示,“双一流”扩容计划已明确,将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建设范围。各省市纷纷出台政策,力争在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建议江苏省利用好政策窗口期,紧抓机遇,尽快出台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计划,并在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下一个周期中,增加对省内部属高校优势学科的支持建设力度,汇聚更多资源,力争在重点领域和方向上培育更多的一流学科。
最后,建议健全省内体系化协同支持体系。他呼吁,加强省级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赋予建设高校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机制、专项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更加重视人才工作,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育留用”一揽子体制机制,特别是健全人才子女入学等全链条服务体系,完善人才相关待遇的政策保障,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安心干事创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