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君和创新公益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主题为“和而不同,思想无界”的CC讲坛第63期演讲2024年12月14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玉泉路校区)礼堂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勇出席,并以《小麦与白粉病的爱恨情仇:从“睡美人”到“中国美”》为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这里跟大家交流,我叫刘志勇,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我们主要研究一个病,叫白粉病,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研究里边所发现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就叫小麦与白粉病爱恨情仇,从“睡美人”到“中国美”的研究工作。
我们每天要吃饭,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中午要吃三个馒头,小麦做的,大家都说过年要吃饺子,好吃不如饺子,如果不吃饺子就没过年一样。饺子也是小麦做的,所以为什么要研究小麦?因为主粮如果出了问题,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是灾难。
马铃薯,也就是土豆,对欧美人是主粮,天天都要吃土豆。
1840年的时候,马铃薯就得了一种病,就叫晚疫病,可以看到它侵染了马铃薯的叶片以后,植株整个就枯萎了,一大片马铃薯地没有收成。
所以就从1840年开始,短短5年之内,爱尔兰的人就饿死100万人,两三百万人逃难去了北美大陆,所以美国大部分爱尔兰裔人就多。
所以今天如果大家到爱尔兰去,一定要到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的街头去看一看这组雕像,就是描述当年大饥荒的时候,悲惨的景象,来警示世人,在衣食无忧的年代时刻关注粮食的安全。
农作物为什么会得病?就像我们人一样,生老病死,为什么呢?病原菌,它也就在大自然中,它要存活,怎么办?它就要侵染植物,所以植物与病原菌,是几千万年来相生相克,相依相存的这么一个关系。
所以它其实就算一种军备竞赛,你可以说有的时候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原菌厉害了,植物就有病了,你看这就是白粉病,小麦里边专门侵染小麦的一种病害,你可以看到侵染了这个病以后,从苗期开始长,一直长到最后抽穗期,你可以看它的叶片上白白的一层粉状的东西,光合作用就没了,整个产量严重下降。
我们中国有多少小麦?3.5亿亩小麦,白粉病危害多少?1亿亩,三分之一的危害面积,所以每年造成的损失就非常大。
过去这么多年来,我们就一直想办法怎么样来去防治它,植物不得病有什么办法,它就要跟病原菌也要搞军备竞赛,是吧?
我们平时看到外边的树草长得都很健康,我们家里养的花也长得很好,为什么长得好?植物防御病原菌,它有防御的卫士,这个卫士叫什么?我们把它叫抗病基因,就是植物本身有这个基因,它就能防御病原菌的危害,使它不得病而成为健康的作物,产量就会有保证。
那么这些抗病基因在哪里?为什么现在的品种都容易得病?因为我们现在的产量,高产的地方1000斤,轻轻松松的,当然这里边栽培条件在改,但是我们品种的改良是主要的,在高产品种的同时,我们把好多抗病基因就丢了,把好多好吃的口味也丢了,风味也丢了,所以我们现在怎么办?要想办法去把这些丢掉的基因给找回来。
所以到哪个地方去找?
我们有两类比较好的来源,一个就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种的,叫农家种。这些农家种品种,它长得很高很细,但是它含有独特的一些优良的基因在里边,我们在培育现代品种,追求高产的同时,把这些其他的性状就没注意到,没关注到,就丢掉了。
还有一类就是更早的老祖宗,那就野生的小麦里边去找,这些里边抗病基因就特别多,所以我们过去很多年,从这里边各个类型的材料里边去搜寻寻找抗病菌。
那去哪儿找野生小麦呢?
小麦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外来的物种,那么它从哪来的?就在这个地球上,有个弯弯的月亮,像个新月刚刚出来的,所以它就叫新月,这个地方是什么?著名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两河文明的发源地,土壤是非常肥沃的,所以这个地方叫新月沃地,小麦就发源于这个地方。
那么我们现在栽培小麦,跟野生小麦还不太一样,现在栽培小麦大约什么时候驯化出来的?
八千年前。驯化出来之后,就开始往西边,就往欧洲传播,往东边就到中亚,到我们中国来了。
到中国来的途径是什么?三条主要路线,一个从新疆,沿着丝绸之路到了中国河西走廊,到了关中平原;另外一条推断是从蒙古高原直接奔到山东了;还有一条从南亚到了云南四川贵州。所以三条路线,我们现在认为,还是丝绸之路是最主要的一个起源。
所以我们去寻找这种野生的小麦,在它传播路线上去寻找这些古老的地方品种。因为老百姓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育种,也没有什么杂交,那个时候老百姓你种了好,就给你家点,家家传的,这就叫农家种。
我们就从这里边去找农家种里边的、野生小麦里边的这些基因出来,给现在进行育种利用。
我们首先就把这些收集的野生小麦、农家种,从种子库里边找出来,从各个地方找出来,从国外收集回来,我们在田里边种上,在温室里给它接上白粉菌,看到有抗病的材料,我们筛选出来研究它,从里边去寻找抗病基因出来。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其中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就是我们从野生小麦,叫野生二粒小麦,我们筛选出了一个抗白粉病的材料。
你可以看到它在地上趴着,它长不起来,野生的麦子就是野草一样,长大以后穗子穗子就断成一截掉到地上,是吧?属于野生的,野草一样,就这么传播的。种子也很小,很细长,直接用是没法用的,我们就把它给小麦进行杂交,杂交以后把这个基因给它转到我们栽培的小麦里边来。
所以我们花了大概二十年的时间,把这个基因终于给搞出来了,你可以看到我们把它克隆出来,转到普通小麦里面去了,白粉病基本上就没有了,非常好的这样一个有用的基因。
但是我们把基因找出来之后,基因到底在什么材料里存在,野生的麦子里有我们知道,我们就去找,把全世界的种子资源就给分析了一下,它就在新月沃地这个地方,它只是存在于这些野生小麦里边。
栽培小麦里有没有?我们分析了全世界的小麦,都没有找到抗病的基因。
但是我们知道了,抗病基因为什么只在野生小麦里有,栽培的小麦,这个抗病基因,没有驯化到栽培的小麦中来,那驯化的小麦里还有什么呢? 我们就去分析了。
我们发现,其实野生小麦里抗病基因有“姐妹”七个,其中有一个就是抗白粉病的,但是我们再看栽培小麦,里边只有“姐仨”,其中有一个,我们突然发现是在第二种类型中,(感染白粉病的材料90%的小麦都含有第二种类型),第二种类型也是野生小麦来的,我们再仔细想,你不有这个基因在那放着嘛,但是为什么不抗病呢?
我们就特别好奇,想研究一下它为什么不抗病?
我们就发现其实栽培小麦里边,这90%的感白粉病的小麦里边,其实人家基因好好在那呆着,完完整整的,但是我们突然发现,它的前边和后边 DNA序列上面有两个转座子,什么叫转座子?
1983年美国科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发现在玉米里,有一种基因可以在基因组里从这儿蹦到那儿,来回跳跃,跳到那个地方去了以后,就把基因给,就是说你别干活了,破坏了,甚至还可以让它(基因)别睡觉了,赶紧干活。转座子就是这么一种特别,很有重要的基因。
我们发现我们感白粉病的小麦里边,它前面和后面都有一个转座子——跳跃基因,就让基因不干活了。
我们当时就特别好奇,这个基因好好的,在那儿完完整整的,就是不起来干活,就不抗病,是吧?它自己其实有没有干活的潜力,强制它去干活行不行啊?
我们就做了个实验,我们就把感病的里边,完整整的基因拿出来,放到一个让它强制干活的小麦里面去,看到白粉病都免疫了,是吧?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基因人家是好好地在那儿,为什么不干活,睡着了是吧?转座子让它睡着了,但是你把它弄起来,就干活,就抗病了。
看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想到一个特别有名的童话故事,这个基因像《格林童话》里公主被巫婆给施魔法睡着了,等王子来把她叫醒。
我们发现了这个现象,现在有了新的生物技术——基因编辑,我们就用剪刀把它前边的转座子,后边的转座子直接给剪掉,这个基因不就起来干活了吗?
所以说我们唤醒小麦里边一个叫“睡美人”的抗白粉病的基因,就把一个感病的、高产的品种直接把它抗病基因叫起来干活,那就又高产又抗病了。
第二个故事,我们知道小麦是沿着河西走廊传到关中平原,到中原来的,当年那是农业很发达的地方,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的小麦农家种里边,我们就去鉴定。
我们找到了一个农家种,叫什“葫芦头”,穗子就像个小棒槌一样,但是它产量不行,长得特别高,现在种到地里边,一会儿就倒了。但是它对所有的,我们中国的白粉病的菌,全是免疫的,一点儿病都不得,我们说这个基因好,我们怎么样能把它用出来,让育种家把它用到小麦品种里去,我们研究一下,所以我们就去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也把它给克隆出来了。
克隆出来以后,我们就去比较,抗病的和感病的品种有什么差别呢?
我们就去分析DNA碱基组成,我们这个抗病的“葫芦头”,比感病的小麦品种少了6个碱基,“AGTC”里缺了6个,就变成了抗病的了。
当时我们就百思不得其解,缺了反而抗病了,这是为什么?
我们再开展点研究,我们就去分析了全世界的小麦代表性的,把种子库里都翻出来,用分子的办法去分析,真找到了其他3——4份材料,所有的缺到了6个核苷酸以后都对白粉病有抗性了,这就非常有意思,真的是这样子。
我们就觉得很特异,而且很中国,只在中国的小麦农家种里边,全世界都没有。在什么地方?在河西走廊传到关中平原里,我在关中平原找到的这4份抗白粉的小麦材料。
所以当时我们就很好奇,我说你缺了六个核苷酸?我们知道三个核苷酸是编码一个氨基酸的,我们说缺掉3个,行不行啊?缺掉后边3个,行不行?我说你再大不了在前边后边缺掉12个?我们当时的期望,就想创造更多的抗病的材料,是吧?缺掉前面3个核苷酸,可能是抗病的,缺掉后边可能也抗?我们就去做这样的一个实验,结果怎么样?
研究的结果,常常有时候跟我们的想象是不太一致,甚至恰恰相反。
结果我们发现,缺掉前面1个氨基酸、后边1个氨基酸,或者缺掉4个氨基酸的时候都不行,必须缺掉2个氨基酸,就是6个碱基,就完完整整、干干净净地抗病,
我们说缺一个也不行,多一个也不行。
我们就想起来,古代的时候,楚王问什么地方的女孩子漂亮,宋玉说,“莫若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恰恰去掉6个核苷酸,才是抗病的,多了一点,少了一点都不行。
这个基因就在陕西、河南的西边,就在关中平原上,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的小麦里边的中国基因。这么漂亮的一个基因,那就叫什么?我们觉得就叫有“中国美”的抗病基因,它就在关中平原上。
我们就思考为什么关中平原这个地方会出来这个?刚开始说了,白粉菌要侵染小麦,它要在小麦叶片上长,在自然状态里它是一个共生的关系。在关中平原,“荡荡户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说什么意思?
当年关中平原确实很温暖,很潮湿,水分灌溉很发达,农业非常发达,当时土壤肥沃,种的小麦多了,所有的小麦在那都感白粉病了,感白粉病了怎么办?
小麦也不会甘于被白粉病菌侵染,所以我们说生物是互相适应的,小麦也在突变,它也要变,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一个变异,产生了6个碱基缺失的这么一个新的突变出来,结果怎么样?它抗白粉病啊,就被咱们的老祖宗,那个时候几千年前是吧,把它留下来了,留到现在成了一个宝贵的抗病的资源。
这也说明什么?说明你病原菌在变,我们小麦也在变,它也在不断的产生新的抗病基因,来抵御病原菌的侵染。
《诗经》描述这个地方叫“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么这个“伊人”是谁?我们抗白粉病基因,就是这么一个漂漂亮亮的中国美的抗白粉病基因。
所以到了现在,我们搞清楚这些基因的来源了,也搞清楚它的特点了,我们要做育种,对吧?现在黄淮平原小麦主产区最缺的是什么?抗白粉病的基因,所以我们就把它转到高产的品种里,把它做的产量又高了,株高又矮了,整个抗白粉病了。
所以我们这就想到《诗经》里边一首诗,我们特别高兴,到了麦田里,我们就想起来“我行其野,芃芃其麦”,特别有意境。我们可以看到各个专家来去看我们这个材料,我们把这些材料也送给他们,去做抗病抗白粉病的新的品种的培育,让我们的“中国美”抗病基因,在将来的小麦育种事业里边发挥重大作用,保障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们在做的过程里,我们的研究生们在做,他们在收获了学业的同时,也收获了他们的学位,当时毕业典礼,他们就在田里边做实验,就回不来,他们就说,我们在田里拍个毕业照,结果后来就被我们国科大的校长李树深院士,在毕业典礼上把我们那个照片放出来,赞扬这些同学,也赞扬我们他们的工作,“这样的一个毕业照,定格了粮食丰收的景象与学业丰收的幸福”。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