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
越来越多专家学者认为,我国四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呈回升向好态势,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将顺利完成。“随着政策效应不断显效,全年经济将呈现前高、中低、后扬走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说。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年,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村入户,进居民家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是总书记最深的牵挂。
“老百姓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走进第六埠村村民杜洪刚家,老人医保、孩子读书、年轻人就业,总书记问得细致。问答之间,暖意流淌。
越是经济发展面临压力,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冷暖。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我国将一揽子增量政策重点锁定民生领域,寓改革于调控之中,努力让全体人民在共同奋斗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时代以来首次从中央层面出台促就业指导性文件,“两重”建设加力支持城市更新等民生项目,民生领域投资稳定增长,“两新”提振居民消费,更好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1049万人,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略高于GDP增速,人均社会救济和补助收入、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分别增长11.5%、8.1%,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让高质量发展更有温度。
曾经引领我们成功的,必将引领我们继续成功。在机遇面前主动出手,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党始终是“我们成就伟业最可靠的主心骨”。
锚定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写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要有正确思想和政策,有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新质生产力是重要落笔处。
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年首次集体学习,聚焦“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主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商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步履不停,求索不止。
2月,勉励天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勇争先、善作为”;3月,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新动能”;4月,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场场重要会议、一次次重要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方向。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
这是对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深刻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甚嚣尘上。反观自身,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唯有发展“创新起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才能在生产力水平上实现更大突破。
这是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要求的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思想的伟力,映射在实践的万千气象中。
习近平总书记2013、2018、2022年这三次到湖北考察,都高度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今年湖北之行,总书记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观看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展示和科技创新成果。
“你们用了多久孵化出来?”“成本降下来多少?”“放在国际上看有什么优势?”“和企业对接进展顺利吗?”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中蕴含对创新的思索:“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科技创新,世界百年变局的“关键变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纵观历史,每一次生产力飞跃,无不由科技革命引领,无不由颠覆性创新催生。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
叮嘱甘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鼓励宁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寄语湖南“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级产业集群”……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深刻回答“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课题。
点与面、理论与现实,交互激荡,生发于广袤大地,为高质量发展破题。
雄安新区,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搭建一流创新平台,初步打造形成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成立专门统筹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府机构——龙岗区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重点聚焦科技创新、数据支持和场景搭建,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产业业态;
…………
抓创新、谋创新,各地区各部门牢记嘱托,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奋力攀登。
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翻看中国经济“成绩单”,跃动数据连成向“新”趋势,量的积累孕育“质”的势能。
走好创新之路,要坚定也要清醒。“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蕴含辩证思维,凝结深刻思考。发挥好各自在大局中的优势、机遇中的优势、比较中的优势,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热潮涌动,中国经济向“新”而行。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此时,距离“划时代”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过去46年;距离“划时代”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有10年多时间。
46年来,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直抵人心: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10年多来,一个坚定而执着的信念从未动摇: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全面深化改革一往无前。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何以改革?破藩篱、优机制、激活力、添动力,大胆地试、勇敢地闯,将“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喷薄而出。
越是恢弘的改革蓝图,越需要改革者的勇毅与担当。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厦门考察,一本蓝色封皮的《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让总书记思绪万千。彼时有太多的未知,“不知道,就去摸索,试点先行,摸着石头过河”。
如今,又立时代潮头。在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福建历来富于改革创新精神,很多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从一域观全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
十多天后,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课堂上,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以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个新天地,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推动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10月10日起,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一系列实打实的改革举措为发展增动力、添红利,不断激发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巨大潜力。
时间的刻度里,潜藏生长的力量。
拉美之行结束不到半月,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举行。
G20峰会上,总书记发出“建设一个共同发展的公正世界”的倡议,描绘新愿景。
座谈会上,总书记部署“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镌刻“工笔画”。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开放与改革相伴而生、相互促进。
11月15日,从山城重庆鸣笛始发,第十万列中欧班列穿行亚欧大陆,驶向莱茵河畔的德国杜伊斯堡,见证“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
中欧班列因开放而生。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班列应运而生。
中欧班列因改革而兴。研发投用“数字口岸”系统,推广铁路快速通关业务模式,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寒来暑往,春华秋实。规划里的桥梁、管网、港口,镶嵌在越来越多国家的山川河流上,点亮千家万户的电、车流穿梭不息的路,融入日常生活的烟火气中,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
12月1日起,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11月1日起,新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施行;北京等9个省市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也给世界提供了更多共同发展的机遇,生动诠释了为什么“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11月26日至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习近平主席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唯有坚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才会带来共赢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
“通过参加链博会,中外企业和机构相互奔赴、彼此成就,拓展了合作共赢发展新空间。”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说。
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向着民族复兴澎湃而去。“从中,我们应当坚定一种信念,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必须鼓足干劲,勇担重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