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孩子说一想起上学就会觉得沮丧、恐惧,只要一出校门就可以恢复平日的活泼,可能大部分家长都会觉得孩子多半是缺揍了。但事实上这些行为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着一直被家长忽略的深层问题,学业压力过大、与同学相处出现矛盾、自身性格敏感、父母期望过高、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等等,都会导致很多孩子无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从而产生逃避的心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及时帮助孩子调节面对学习时的负面情绪。
学生:
现在想到学校就恐惧,看见班级群消息就害怕、紧张,怕看见有关学习的事情。根本不敢看成绩单,我已经好几年没看过成绩单了,老师念任何有关学习的排名的东西我也不敢听,死死堵住耳朵,一点声音都不敢听到。@尼古拉 SHI
太逼迫自己了,又对考试感到害怕,甚至只要一考试,我就会拉肚子,就像是创伤一样。@鸿里困影
因为厌学不想学习,但是不学就会有强烈的负罪感,所以逼着自己去学,但是又坚持不了太久就摆烂了,一摆烂情绪就更糟糕,情绪糟糕的时候学不进去也玩不进去,感觉是个死循环。@猫猫立
说实在的,我并不讨厌学习这件事,学习对我来说还是挺有趣的,只是对于学校枯燥的教学、无止境的考试和作业感到厌恶罢了。@相论
家长:
我的孩子高三,面临高考,已经厌学到无法正常到校上课的程度,药物也无法控制他的情绪崩溃,现在只能休息在家什么都不做,作为家长只能眼睁睁看他自我放弃。@怂嘟狗
过来人:
我当初上学时,再怎么不想去学校,也都没有现在的小孩这么明显的厌学情况,很佩服现在的小孩,起码他们敢于说出 " 我不想上学 "。@clown
研究生阶段厌学抑郁,休学逃避,最终退学逃离环境后好转。我个人属于多重因素相互影响吧,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自卑,而且这个会从很多事(不只是学习)中一点点累积,最终爆发。爆发后就会这样:学不会、看不懂、信心受挫,也不觉得自己能做到,然后就不想做,但是不做就更不会,恶性循环;觉得比自己优秀的人那么多,凭啥选自己,自己什么都不会,对未来充满迷茫;又因为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而且如果家长属于那种对自己期望比较高的类型,自己心理压力会更大。@女子不懂事
我不适合高压学习。之前在升学班快班学得一塌糊涂,到了慢班考试反倒考得比快班好。后来升到中学压力太大,彻底 " 报废 " 了,分流混了个大专。进入社会后自己慢慢学,自考了个本科,考了个 " 初会 ",正在学 " 中会 "。我也是一考试就梦见回学校上学,一有事就得调整好几个礼拜心态,尤其是考完一场试再预备下一个考试的时候,得玩一个多月才行。@31 岁开始读书的壹柒柒
学生:
小学的时候不愿意去学校,但是在学校有朋友会感到很开心,现在上初中了,真的很排斥上学,人际关系复杂,根本交不到真心的朋友,一想到上学就想哭,想请假又怕落下课程。@格兰芬多在逃巫师
" 你管他们干嘛啊?管好你自己不就行了?你是去上学的还是去搞人际关系的?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哪儿来那么多事。" 这些话,是我们面对厌学压力、人际关系时,家长的高频劝说词。你们自己看看有用吗?你们是没在公司受过气还是怎么的?有人这么 " 劝 " 你,你是不是觉得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苦力怕末影人
讲个最能理解的例子:早上六点上学,晚上六点放学,就算不吃不喝,放学之后写作业都要两三个小时,睡眠严重不足,有时候还要挨老师骂甚至请家长。@三川故里
我们的学校整天教一些 " 无用功 ",布置很多 " 无用功 " 作业。明明很容易教会的内容,偏偏设置很多 " 绕 "。总之,不把学生 " 难倒 " 就不算他有本事。学生哪来乐趣?@丁益民
研究生毕业后还想考公就立刻开始学习了,学了几个月后就进入瓶颈期,也开始 " 厌学 " 了!我在考虑有没有可能是因为缺少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呢?进步太慢的话会慢慢消减掉学习兴致,变得没有学习劲头了。@星星葵子
我现在处于考研备考状态。起初,我学得很认真,一天在满课的状态下学 7 小时左右,但每次都坚持不了几天,一想到学习脑袋就炸了,对学习产生厌恶感,每学习一会就会走神,想刷视频。我初中学习经常被老师和父母灌输 " 你不好好学习怎么和有钱人比 " 这些话,我记到现在。现在一学习,就会想刷短视频,然后就不想学了,靠着短视频麻痹自己,缓解痛苦。@不会起名我不起
家长:
孩子厌学,主要还是学校对于课程的兴趣培养方面薄弱,老师的授课方式很关键,我小孩历史老师,上的课就没有孩子不感兴趣的。@卡布拉
昨晚放学接到孩子,他就小心翼翼地跟我说:妈妈,今天因为 xx 原因,让我心里也很乱,所以我今天考得很差,我不想上 xx 课了。换了平时我可能已经开骂了,但是看着孩子委屈的样子,第六感告诉我 : 孩子心理出问题了。一路耐心询问他怎么回事。他边哭边跟我说了很多。我看着他很是心疼,对他说:孩子妈妈知道了,从今天开始妈妈不再要求你考多少分,只要你尽力了就行,即使考七八十分也不骂你,你能考高分当然更好 ! 妈妈要的是阳光自信,身心健康的你,因为它比成绩更重要。原来小孩子的心理压力会因为考不好而这么大,如果我不是刚好收到一笔奖金心情特别美丽,像以前那样劈头盖脸骂他一顿,那是不是孩子就有可能从此走上厌学的路?不敢想象 …… 原来一个孩子的厌学真的可以是一件特别小的事情导致的,为人父母,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啊!@小辉
昨天孩子跟我说:妈妈,为什么现在所有学习好的标准都要用理化去评定?理化不好就无法考到好的大学吗,就无法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吗?我讨厌学习!孩子这大半年的状态很低落,高中理科的难度让她需要放弃理化,她无法接纳自己的不擅长,却也看不到自己文科的优势,也看不到自己强有力的思辨能力,跟自己较劲。真的走近孩子,会发现其实没有一个孩子能接受自己被打上不行的标签。多陪孩子好好聊聊吧,让他们排遣一下自己的困惑,别让孩子无助,我们都是孩子最后托底的人。@静溪说吧
旁观者:
过分追求教学成绩,站队排位,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诉求。基础差的学生,在学校找寻不到存在的意义。@肖伟
现在很多小学都有课后服务,学生在学校呆的时间很长,回家还得做作业,周末还上各种兴趣班,小孩娱乐的时间很少。在学校除特殊情况,课间不得出教室,活动时间少,学业压力大,都以成绩为重,不管老师还是家长都在不停地赶分数,小孩的童年没什么乐趣可言,一大群小学生就戴着厚厚的眼镜,眼里没光,没了灵性。@gyer
现在小学的内容就很多、很复杂,远比他们父母辈小时候学得要难,只有一小部分资质好的娃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对大部分的娃来说压力山大,不厌学才怪。@KING
过来人:
这还用治?我们小时候有些情绪挨几顿暴打不就完事了吗?@告誡
结合我的个人体验,我认为抵触学习可以大致分为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外部压力,包括家里过高的期望,学校过紧的学习节奏等等;另一个就是内部自身各方面的缺乏,缺乏对学习正确的理解、缺乏对现实世界的接触。随着年龄的渐长,我对内部原因有着更深的理解,在直面了学习的意义之后,我现在非常愿意主动学习,每天在图书馆学习新知识是一件让我感觉特别幸福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家长、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去了解学习真正的意义,去让他们多接触一下丰富多彩的世界,从而在不断加深个人体验中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动力。不过,最重要的前提是不能以结果论英雄,不能过度专注于学习成绩而忽视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提升。@Nolazy
家长:
做作业拖拉、一做难题就害怕、重复犯简单错误、成绩波动大 …… 我辅导作业一年多一度感觉自己会心梗。后来带孩子去医院做了检查,是注意力缺陷障碍,持续吃药,现在学习轻松多了。真的,有问题去医院,花小钱省大心。@CC 君
厌学的背后是无力感,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第一,停止对孩子的一切负面评价,无论他说什么你都管住自己的嘴,让孩子说出来、发泄出来是改变的第一步;第二,帮孩子制定稍微够一够就能实现的目标,比如比上一次考试多两分,比如今天帮助妈妈做家务,比如今天读一页书 …… 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有用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慢慢来,孩子想摆烂也可以让他先试一段时间,就当放松了,他自己会醒悟的,因为当你真正接纳了他,他的自尊心就会开始拯救他了。@萤火
孩子厌学,表面上看起来是学业压力大,其实是亲子关系已经很紧张、很敌意了,父母通过审判、攻击、否定让孩子做个学习的工具人,而真正需要做的是关注自己的成长,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跟自己的心在一起去做事情,好好地爱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面朝大海
每个人都有 " 向好 " 的意愿,孩子也一样。孩子出现厌学、拖延不是懒,是习得性无助,也是在自救。这不是孩子个人问题,也不完全是单个家庭问题,改变不了大环境,只能改变自己和家庭里的小环境,保护好孩子的生命能量,身心健康才有未来。@容
旁观者:
每次看到厌学的帖子下面一堆家长在那里说 " 打一顿就好了 ",我就恨不得冲进手机里打这些家长一顿——要不是你们这种看似调侃,实则简单粗暴的思维,孩子何至于几岁都厌学?你们但凡能耐心一点、蹲下来倾听一下孩子的心声,他们都不至于把自己憋到厌学。他们还小,有些事情不懂、想不通很正常,作为家长,稍微耐心一点怎么了?认真听孩子讲讲话就会丢失你做家长的权威吗?如果是,那我只能说一个家长只能靠板着脸、大声吼才能有个家长的样子,真是太失败了!生活中的失败者才会拿孩子找权威的存在感,做你的孩子太可怜了!有本事让孩子把难题摆出来,你陪他一起解决啊?你解决不了还要装,自己就畏难,还想让孩子做冲锋勇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吗?真爱孩子的家长,孩子是能感受到的!@不嘻嘻
学习要循序渐进,不要逼迫自己,不要太早给自己巨量的压力。慢慢从低压力开始,增强自己学习的神经回路,再循序渐进。落实到具体措施,就是减小学习压力,从最简单开启学习的方式学起,先迈出一小步,其他再说。@万年喀尔斯
我觉得除了吃药,有负面情绪是可以运动一下,不用太剧烈运动,踢踢足球打打乒乓球也挺好。@XY-------------
说白了还是要学会取悦自己,所有能够坚持长久的事情都是因为获得了快乐和满足了虚荣心这种简单的理由,中国学生太喜欢把学习当做一场磨炼自己身心意志的苦行了。对于较早觉悟的人,学到新知识、写出满满一叠草稿纸和教会别人一道题都是正反馈,做不到这种程度的人,可以让自己完成一个任务就定时玩一会儿手机、电脑、吃一顿好吃的犒劳自己或者做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让学习变成能够感受快乐的事情才是长久之计,不然一群人消耗自己的意志力考到了研究生,到头来又要被源源不断的课程业务折磨,很难不崩溃。@Nilynn373w
专家:
广西妇幼保健协会妇女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临床心理科主任 雷灵:
" 我不想上学!"
当拒绝上学成为 " 疾病 " 时,它便不止是孩子的一句 " 吐槽 " 了,它可能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情绪不稳定、注意力难集中,甚至出现躯体症状,如心慌、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
已有研究表明,孩子厌学拒学和心理健康有关。对此,家长需要认清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孩子厌学拒学并非 " 厌 " 或 " 拒 " 上学这件事本身," 厌 " 的 " 拒 " 的是一些与上学相关的、不愉快的经历,或是校园里让他们紧张焦虑的事情;另一方面,厌学拒学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行为,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能是学业成就感低、同伴关系不佳、精神心理因素、家庭关系困扰等。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出现的厌学拒学只是其中的 " 小插曲 "。理解孩子厌学拒学的背后原因、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寻求心理专业人士的帮助、调整家庭教育方式 …… 怀着爱心与耐心,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坚强。
记者:
前有 " 学习困难门诊 ",如今又添 " 拒绝上学门诊 "。从门诊的名字来看,就诊孩子的 " 病根子 " 貌似在于 " 学习 " 和 " 上学 ",但其实家长与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上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我在心理门诊蹲点调研时,听到带孩子求医的家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 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上课?"。我不禁思考,难道 " 能回去上课了 " 就意味着 " 病好了 "?类似这样 " 急于返校 " 的焦虑,会不会是压倒孩子心理健康的 " 最后一根稻草 "?
" 产检的时候,你们对我期待是只健康正常就好,希望你们谨记当初的期待。" 这段没考好的孩子给家长的留言,是近日网络上流行的一个 " 热梗 "。父母对子女的爱毋庸置疑,狠抓学习也是一份 " 为之计深远 " 的爱,但这份沉甸甸的爱不应凌驾于身心健康之上。用 " 心 " 聆听,以 " 爱 " 包容,与孩子共同面对心理问题,是治疗各类 " 厌学拒学 " 必备的一剂 " 家庭良药 "。
主持人说:
" 不想学习 " 应该是每代人上学时都会冒出来的念头,也正因如此,厌学情绪在大多数家长眼中都是一些小问题,过段时间自己就可以缓解。但环境在改变,每一代学生面对的课业量、作息安排甚至人际环境都有所不同," 不想学习 " 的程度也在发生变化。有的学生表现在行动上的抗拒,有的学生则会将情绪问题藏在心里,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往往是敏感脆弱的,一旦处理不好,厌学的情绪可能会从中小学阶段一直延续到成年以后,将问题滚成更大的 " 雪球 "。
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讲,面对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忽视孩子的求助,了解他们的真实处境,以平等的视角倾听远远好过不由分说的指责、打压甚至动武,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其次也需要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的抓手,可以是课堂知识的鲜活设计也可以是对微小进步的鼓励,还可以是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引导;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学校和家庭也应当重视起对学生抗压能力的训练,以讲授、体验等多种形式加固学生心灵的 " 承重墙 "。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长,家长和老师应该更多地看到每个学生独具的优势,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孩子,过高的期待和过于紧凑的学习安排,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喘气的时间,有时候外界传递出的情绪也在影响孩子的状态,导致事倍功半。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枯燥、艰难的,但这些困难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小关卡,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在面对难题时保持可调节的乐观心态,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号
责编:石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