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常州检察机关披露了这样一起案件:当地不少老人机没有开通任何手机增值业务却被自动订购增值服务,每月秘密扣取资费。而初步统计显示,全国竟有98万部手机遭遇莫名扣费情况,金额高达500多万元。由此观之,把好“老人机”安全关迫在眉睫。
看似功能简单、物美价廉的“老人机”,为何成为了信息安全的“灯下黑”区域?首先,绝大多数老人机技术并不复杂。虽然手机屏幕大、字体大,操作简单,但也相应地缺乏扫码支付等相对复杂的功能,也只能通过短信订购等方式通知付费信息。其次,从设计层面来看,一些“老人机”只关注到了基本功能的实现,而在系统安全、代码防护等方面也存在不足。一旦遇到暗中扣费、控制指令、屏蔽拦截等操作,便会让老年人落入“陷阱”。
因此,对涉及老年人的数字化产品及服务等,必须加强信息防护、做好安全测试,实现对相关主体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监管,上好“安全阀”;同时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相关数字设备的适老化、无障碍建设,充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筑牢“安全网”。
在信息时代,此类案件也集中折射了老年人的“数字困境”。预约“犯难”、缴费“绕晕”、推送“成瘾”……不少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场景中面临操作困难、风险增大的困境。未来,更要增强建设水平、加大关怀力度,加快实施“数字扫盲”,有效破解老年人“不敢用”“不会用”的痛点难点,共同为银发经济发展夯实基础,让广大老年人安享数字生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