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最高检举行“以高质效知识产权检察履职 服务高水平科技创新”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整体情况。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宫鸣会上介绍,检察机关不断加大犯罪打击力度。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3486人,受理审查起诉33805人,同比分别上升5.9%和10.2%。案件类型相对集中,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标权类犯罪占比81%,侵犯著作权类犯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类犯罪数量持续增加,增幅较大。共同犯罪特征明显,侵犯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犯罪中共同犯罪占比均在80%左右。
民事检察监督有序推进。检察机关对知识产权民事生效裁判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546件,对民事执行活动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205件。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量持续增长,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案件中,权利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1085件,同比上升70.6%,2021年以来,年均增长约3.9倍,有效降低权利人的维权成本。
行政检察监督有效开展。对知识产权行政检察案件提出监督意见77件,同比上升32.8%。最高检提出抗诉的惠州市顺某科技公司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商标权撤销复审行政纠纷抗诉案等案件,法院均再审改判,采纳抗诉意见,促进了执法司法标准统一。检察机关在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注重依法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强化对行政违法行为“可处罚性”审查把关。受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2049件,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意见1280件1770人。
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稳步推进。2024年,共立案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96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734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62件。惩罚性赔偿制度有效落实,提出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34件,同比上升36%,占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总数的37.8%。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公益诉讼持续加强,共立案60件,同比上升81.8%。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