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野马财经
多元化能否助其再现增长神话?
股市从不缺传奇故事。大连的一位大妈因为长期在国外忘记了炒股密码,直到2021年4月,她去营业部重置密码时,发现自己在2008年5万元买入的股票,已经增长到了500多万元,13年实现了100倍的增长。这个故事广为流传,而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消息,大妈买的股票就是当年著名的白马股(000661.SZ)。
2008年长春高新还是做房地产业务的,后来收购了金赛药业转型做生长激素,之后业绩和股价实现暴涨。被称为“东北药茅”的长春高新,在二股东金磊与前妻离婚,给了40亿股权“分手费”备受争议之后,4月20日,交出了近20年来首份年度收入同比下滑的成绩单。
长春高新主营业务分为生物制品、疫苗、中成药和房地产四大板块,导致公司营收、净利润下降的正是核心子公司——生产生长激素类产品的金赛药业。
年报及一季报公布之后,4月21日,长春高新盘中近乎跌停。截至收盘,报收87.1元/股,跌幅5.27%,市值355亿元。距离2021年5月高点523元/股,已下跌83.3%。市值较2021年巅峰时刻的2118亿元缩水了1763亿元。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
净利润降幅均超40%
长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1996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东北地区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之一。旗下主要有金赛药业、(688276.SH)、华康药业、高新地产等子公司。四家公司分别从事基因工程生物药品、人用疫苗、中成药和化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房地产的开发销售。
其中,金赛药业主要从事基因工程生物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旗下主要产品包括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水针剂)、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长效水针剂)等。
“医药大白马”长春高新2024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收入还是20年来首次负增长。
4月20日,长春高新同时发布了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营业收入134.66亿元,同比降低7.55%;归母净利润25.83亿元,同比降低43.01%。今年一季度颓势继续,收入29.97亿元,同比减少5.66%;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减少44.95%。
来源:wind
在一季报中,公司将业绩下滑归因于销售相关费用增加和研发投入增长,且这些投入主要是为了加快推进金赛药业新产品研发。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1.81%至44.39亿元;研发投入达26.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9.97%。从人员数量看,销售人员从2023年的3155人增加到4995人,增加1800多人。
具体来看,主打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的百克生物(688276.SH),2024年实现收入12.29亿元,同比降低32.64%;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降低53.67%,这是其分拆上市四年期间,第三次收入利润双降。
此外,2024年高新地产实现收入7.56亿元,同比降低17.32%;实现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降低80.09%。
2020年至2023年,金赛药业的营收从58.03亿元增至110.84亿元,净利润从27.6亿元增至45.14亿元。同期,长春高新的营收从85.77亿元增至145.7亿元,净利润从30.47亿元增至45.32亿元。
2024年,金赛药业国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4%至0.99亿元,但其收入106.71亿元,同比下降3.73%,归母净利润为26.78亿元,同比降低40.67%;2025年一季度,收入26.17亿元,同比增长5.94%,但归母净利润为5.35亿元,同比下降 38.31%。
因此,去年唯一保持业绩正增长的子公司是华康药业,但其地位难以扭转整体业绩走势。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长春高新的业绩压力,首先是来自于集采的影响,部分省份把生长激素列入了审计集采的目录,降幅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的大的,接近干掉了50%或者以上,说明市场的竞争和来自渠道的销售压力、价格压力是非常大。另外,随着社交媒体的发酵,有关生长激素的褒贬不一也会影响患者或者用户对于生长激素的担忧。
有投资者认为,长春高新营收净利下滑,除了集采影响,新药研发周期也长,市场不确定因素多,传统业务受冲击,转型难。
不过公司在分红方面比较大方,拟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总额占2024年净利润的56.81%。
市值缩水1763亿元
机构投资者一季度减少76家
长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是由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公司独家发起设立。成立之初,长春高新主要是做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而从房地产企业转型成为“东北药茅”,离不开技术大拿金磊的加入。
金磊出生于1965年,曾是北京大学生物系才子,毕业后又远赴美国留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读博期间,凭借突出的能力,进入基因泰克公司工作,并从事生长激素的基因工程研究。
当时金磊回国探亲时发现,有许多矮小儿童由于缺乏治疗的药物,上学、生活受歧视,会因身高矮小而自卑。而彼时中国生长激素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很多患者家庭负担不起。
于是金磊产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而当时长春高新也看好金磊正在研究的项目,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于1997年共同创立金赛药业。其中长春高新出资6000万元,金磊以技术入股,双方分别持股70%、24%,另有一自然人持股6%。
子公司成立之前,长春高新也刚刚顺利登陆A股,成为资本市场一员。
在双方共同努力之下,金赛药业生长激素业务突飞猛进,并成为长春高新最核心资产。
2019年,长春高新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债券方式,以溢价12.76倍价格向金磊等股东收购金赛药业剩余29.5%股权,共计作价51.87亿元。此后金磊对金赛药业持股缩减至0.5%,并首次出现在了长春高新的前十大股东之列,持股比例11.51%。
在成为长春高新第二大股东后,金磊的身价也水涨船高,自2020年起频繁登入富豪榜榜单。2023年更是以100亿身价位列《胡润百富榜》第585位。
金磊与妻子王思勉于2024年1月协议离婚,根据离婚协议,金磊将其持有的长春高新约7.42%的股份分割给王思勉,这部分股份价值超过40亿元人民币,前妻一跃成第二大股东。目前,王思勉仍是第二大股东,持股7.36%,金磊持股2.53%。
1998年、2005年、2014年,金赛药业先后开发出国内第一支重组人生长激素粉针剂、亚洲第一支重组人生长激素水针剂和全球第一支PEG长效重组人生长激素水针剂。
2009年,长春高新的营收突破10亿大关,达到了10.24亿元。而之后的十余年时间,长春高新股价上涨超百倍,2021年达到了迄今为止的最高点,被捧为“东北药茅”。
2018年-2023年,金赛药业实现净利润11.32亿元、19.76亿元、27.6亿元、36.84亿元、42.17亿元和45.14亿元,同比增长65.08%、74.59%、39.66%、33.46%、14.48%和7.04%。若按长春高新在金赛药业持有的99.5%股权来计,同期内,金赛药业对公司净利贡献占比为78.73%、77.94%、90.14%、97.54%、101.34%和99.1%。
因此,金赛药业是长春高新不折不扣的现金奶牛,实现业绩增长的主要源动力。
好景不长。2022年的集采,给长春高新的上涨画上了句号。金赛药业重组人生长激素纳入集采,药品面临着大幅降价的趋势,整体盈利能力也受到影响。
而2022年之后,长春高新的股价整体跌跌不休。4月21日盘中创下今年新低83元/股,最新报收87元/股,市值较2021年巅峰时刻的2118亿元缩水了1763亿元。
与此同时,Wind数据显示,长春高新的机构投资者已由2024年底的73家降至2025年一季报时的17家。
多元化能否助其再现增长神话?
目前长春高新面临业绩增速下滑的局面,业绩变化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最被市场关注的可能是受到“生长激素进集采”的压力。
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产品体系可大致分为粉针、水针、长效剂三类,年均治疗费由低到高,分别约在2万元、5万元和15万元,对应不同人群。
目前进集采的剂型以粉针为主,还有部分水针,同时公司提高了长效剂在业务中占比,并正在加强与民营医疗机构的合作,改善与公立医院合作渠道过于单一的风险,以此来降低集采造成的影响。
但一方面,长春高新面临的竞争正趋于白热化,越来越多的药企进入生长激素赛道。现在有包括(300009.SZ)、(688278.SH)在内,多家药企正在全力推进长效生长激素针剂的研发。2024上半年,特宝生物和维昇药业先后宣布了旗下生长激素获得上市申请的消息,以及诺和诺德(NVO)的帕西生长素注射液等也已申报上市。
对于长春高新来说,一旦玩家多了,是否还能有此前集采弃标的底气就产生了悬念。
另外,长春高新的崛起也是顺应国内消费升级的结果。金赛药业业绩爆发的2016年前后,适逢房地产“黄金时代”,居民财富快速积累,患者支付能力也随之提升;但现在,不仅出生人口减少,生长激素的用户基数在变少,居民消费观也有所变化。再加上医疗回归民生与公益的趋势,公司想回归此前的高速增长并非易事。
事实上,从2019年开始,长春高新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已经逐步放缓,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20.4%。
不过,长春高新也在不断布局新产品和新领域。其另一家子公司百克生物主要从事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细胞)。近年来,百克生物被视为长春高新的下一个增长动力。
2023年1月,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适用于40岁及以上成人的带状疱疹疫苗。我国目前仅有两款带状疱疹疫苗获得了上市批准,除了百克生物的“感维”以外,另一款是由(300122.SZ)代理的葛兰素史克(GSK)生产的“欣安立适”。2024年以来,至少已有5家公司提交了带状疱疹疫苗新药上市申请。
2023年百克生物营收直接大增70%,利润暴增176%。不过,2024年,利润又下滑53.67%,只有2.32亿元,2025年一季度更是下滑98.24%,净利润只剩100多万。百克生物表示,受外部环境及受种者疫苗接种意愿不足等因素影响,公司带状疱疹疫苗销售、使用数量减少,接种、发货数量下降,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同比下滑。
另外,2022年、2023年,长春高新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6.63亿元、24.19亿元。2024年长春高新研发投入达26.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至19.97%。
近期,金赛药业的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商标名,金赛恒)增加 66μg(900IU)规格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而长春高新其他的在研产品都在I期至III期临床之间。
张毅表示,对于长春高新讲,当务之急是,如何把产品更加多元化,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拓新产品的业务领域和方向,提高管理的效率和加强成本的控制,同时通过市场渠道的拓新拓展来降低它的单一产品、单一渠道所带来的风险。
事实上,在生长激素之外,金赛药业还布局儿童及女性健康、成人内分泌、皮科医美、肿瘤等业务板块。
长春高新也曾明确表示,未来将走多元化路线,并力图在5年内将生长激素的贡献率降至60%,10年内降至30%。
2023年初的业绩说明会上,金磊讲起“对标强生”的故事。未来多元化是必经之路,但公司想在儿科、妇科等新领域有所建树,还需要较长的开发周期。
《每日经经济新闻》评论员贾运可认为,面对这些挑战,长春高新有三条路可走。首先,公司应加快多元化布局的落地步伐,尤其是在医美、肿瘤、儿童和女性健康等领域的产品开发上,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其次,在应对集采政策的同时,公司应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通过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扩展业务范围,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性。最后,公司还需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持创新的可持续性,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据财报信息,目前,长春高新已有24款重点产品共28个适应症进入临床阶段,其中包括9款1类创新药。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引进”双轮驱动模式,优化产品结构,公司已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并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尽管短期内业绩受到转型阵痛影响,但其多元化创新战略已初见成效,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你了解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产品吗?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吗?
济新闻》评论员贾运可认为,面对这些挑战,长春高新有三条路可走。首先,公司应加快多元化布局的落地步伐,尤其是在医美、肿瘤、儿童和女性健康等领域的产品开发上,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其次,在应对集采政策的同时,公司应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如通过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扩展业务范围,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性。最后,公司还需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持创新的可持续性,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据财报信息,目前,长春高新已有24款重点产品共28个适应症进入临床阶段,其中包括9款1类创新药。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引进”双轮驱动模式,优化产品结构,公司已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并积极推进国际化布局。尽管短期内业绩受到转型阵痛影响,但其多元化创新战略已初见成效,为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你了解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产品吗?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