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终究没能等来中国的求饶。
4 月 15 日,美国白宫网站发布了关于 "232" 调查的事实清单,称由于中方对美关税反制,中国目前面临最高达 245%的关税。
仅仅两天,4 月 17 日,连打关税乱拳的特朗普又表示,他不想继续提高对中国的关税了,因为这可能会使两国之间的贸易陷入停滞。
此前,美国政府对华加征 10%、20% 的关税时,中国民众和企业还会密切关注、严阵以待。如今加到 145%、245%,离谱的数字扭曲了中美贸易问题的严肃性,只会徒增茶余饭后的笑料。
特朗普到底希望达成什么效果?美国民众是否意识到自己为这场政策买了单?美方试图掩盖的焦虑是什么?特朗普还有后招吗?美国独立调查记者、《地缘政治经济报告》创始人本 · 诺顿接受了长安街知事 (微信 ID:Capitalnews)专访。
本 · 诺顿此前接受采访的照片。摄影:李治宏
北京不会重蹈东京的覆辙
知事:您怎么看待特朗普这种加征畸高关税,以及朝令夕改税额的做法?特朗普期望达到什么效果?
诺顿:所谓 245% 的关税,明显是在虚张声势。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对中国有很大筹码,但实际情况正相反,这场冲突反而暴露出美国对中国的深度依赖。比如,特朗普豁免了中国制造的手机、电脑、半导体等电子产品,因为这些是现代经济的基石,而美国目前根本无法在本土生产这些关键产品,中国的经济实力远超美方预期。
特朗普的反复无常说明了一点:美方其实心里清楚,自己并不真正占优势。这种高调宣传的背后,掩盖的正是对本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焦虑。
此外,特朗普发起贸易战,是想逼中国签一份对美有利、对中不利的不平等协议,有点类似他设想的 " 海湖协议 ",参考的是 1985 年美国强迫盟友签署、最终重创日本经济的《广场协议》。但美方这次判断失误了——中国不是当年的日本。中国更独立自主,经济体量也更大,北京不会重蹈东京的覆辙。
特朗普资料图。图源:视觉中国
14 位亿万富翁用关税
把税负转嫁给老百姓
知事:特朗普政府是否能通过关税实现制造业回流,并复制中国制造的成就?
诺顿:我认为,单靠关税,美国不可能实现再工业化。所有发达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依靠明确的产业政策推动的,比如政府在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和科研方面的大规模投入。有限、针对性的关税可以作为保护新兴产业的工具,但必须配合更全面的产业政策使用。而特朗普的关税策略完全不同——他是全行业一刀切,手段粗暴,更像是一种经济战工具。
这样的关税不但无法推动再工业化,反而会推高美国国内价格,伤害本国经济。真正要重建制造业,美国需要花上数年、甚至数十年建设工厂、培养工人、引进设备、建立供应链。而特朗普政府不仅没有这方面的规划,反而通过削减财政投入、放松监管,进一步削弱了国家能力,这只会加速去工业化,而不是逆转它。
知事:面对特朗普挥起的关税大棒,美国民众疯狂囤积中国产品。在美国 iOS 应用商店电商应用榜上,前三名 App 均为中国电商,TikTok 上大量 " 来自中国工厂源头好货 " 的宣传视频爆火,这些反而帮中国制造做了宣传。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美国民众是否意识到自己为这场政策买了单?
诺顿:特朗普常说外国会为他的关税买单,但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实际上,关税是由美国的进口商支付的,最终会转嫁给美国消费者。关税本质上是一种消费税,而且是非常不公平的税种,对低收入和工薪阶层打击最大。
特朗普本人是亿万富翁,他的政府中还有 13 位亿万富翁。他们推动为富人和大企业减税,却用关税把税负转嫁给普通百姓。
正因如此,美国人才会抢购中国产品,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关税会引发通胀,商品很快就会涨价。很多美国人本来就靠每月工资过活,一旦通胀卷土重来,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这些普通家庭。所以这场贸易战的真正受害者,其实是美国的老百姓。
特朗普正把美国推向孤立
知事:如果各国纷纷效仿美国搞关税报复和单边行动,会对全球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您是否担心这次关税行动将加剧美国的通胀压力,甚至导致经济衰退?有没有可能重演上世纪 30 年代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全球大萧条?
诺顿:特朗普的关税毫无疑问会推高通胀。美国无法像中国一样制造产品,因为美国根本没有清晰的产业政策,也不具备再工业化的能力。这种激进的贸易战,也大大增加了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不过现在的情况与上世纪 30 年代并不完全一样。当年是各国互相抬高关税,而如今,特朗普的做法反而可能促使其他国家加快寻找替代方案。几十年来,很多国家一直在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因为现有体系高度依赖美元、由美国主导。全球南方国家也一直在推动 " 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这也是金砖国家的共同目标之一。
特朗普的贸易战很可能适得其反,把美国推向孤立,反而加快世界向多极化格局转变。
美国对这场贸易战的反噬
几乎没有预案
知事:特朗普挂在嘴上的 " 一通电话 " 始终没有到来,中方决定 " 不予理会 "。据您的观察,特朗普还能有什么后招吗?
诺顿:美国手里其实没多少牌可打。整体来看,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依赖比中国对美更深。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比如石油、天然气、大豆、玉米等,其实都能够找到替代。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很多产品,比如手机、电脑、半导体等关键电子产品,无法轻易替代,这也是特朗普为何不得不对这些产品开口子、豁免关税的原因。
虽然中国仍从美国进口一些关键商品,比如高端芯片和飞机零部件,但这几年中国在自主研发芯片、国产民用飞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摆脱了对美依赖。
更重要的是,中国早就在主动推进贸易多元化。如今中国出口在 GDP 中的占比(19.7%)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9.3%),说明经济结构已更加稳健。
中国政府依靠有规划的产业政策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而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基本是放任自流,政策混乱,受控于寡头、金主和大企业的利益。正因为缺乏长期战略规划,美国对这场贸易战的反噬几乎没有预案,很可能最终自食其果,反伤本国经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