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障民营企业的公平竞争环境,被摆在首要位置。上海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要求,持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打破各种形形色色的“玻璃天花板”“旋转门”,提供更多的机会,更透明的规则,更阳光的竞争环境,让民营企业在上海挺立潮头、大显身手,实现更好发展。
其次,上海紧盯经营主体反映的营商环境突出问题,靶向施策、对症开方,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上海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持续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上海还优化涉企行政检查,全面推行“风险+信用”分级分类检查制度,对风险低、信用高的企业,合理减少检查频次,做到“无事不扰”。上海还全面推行“检查码”,企业扫码即可核验执法人员资格,检查后,企业还可扫码查看检查情况,并且反向给出“用户评价”。上海还要求实现多部门检查“应联合尽联合”,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第三,上海正完善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支持政策,引导银行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新一轮政策将奖补资金规模由每年2.5亿元提升到5亿元,将科技、外贸、农业等重点行业贷款不良率原0.5%的补偿门槛全部取消。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企业界对上海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有更高的期待。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让惠企好政策更及时、精准、主动。上海的一流营商环境,势必吸引更多企业与这座城市双向奔赴,让“小巨人”成长,让“专精特新”企业脱颖而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