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文明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近代北京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共合作史青年史学工作坊”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近代国共合作历程的诸多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与会学者合影
主题演讲环节围绕新史料、新观点与新方法展开,由牛贯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持,4位学者先后发表演讲。
姚百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系统介绍多国外交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已有基础、未来构想与现存困境。李志毓(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通过分析国民党左派积极支持联共政策背后政治策略与思想渊源的双重动机,揭示出世界革命视野下国民党左派的复杂形象与历史命运。李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以《广东第一次国共合作文献汇编》为例,提出国共合作史料拓展的几条可行路径。严承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阐释如何利用技术整合实现对于红色文献知识检索系统原型的设计与开发。
工作坊现场
本次会议共设四场小组讨论,共16篇论文依次报告。
首场讨论围绕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史实展开,由张燚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持,郭双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陈肖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担任总评人。
刘志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报告着眼于不同时期孙中山革命事业与山东地域的互动关系,揭示20世纪前后中国社会的演变进程。马思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基于区域视角,指出江浙沪的大革命呈现以点带面、区域革命与组织一体化的地缘特点,形成了“核心共产党、边缘国民党,里层共产党、表层国民党”的复合格局。孙毓斐(上海大学历史系)从财政视角考述广东革命政权军事发展进程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转变,阐释以军费为主导的军事财政型支出体系对革命的重要影响。周海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以《张志潭日记》为核心材料,阐明张志潭的家世政迹、交谊网络及其关于南北鼎革的所思所想,借由微观视角勾勒国共合作时期的政治变迁与社会状况。
郭双林(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和陈肖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指出,文章写作关键在于明确核心问题,强调区域史考察应关注相应区域的特殊地位,厘清普遍特征与区域特性的界限。
第二场讨论以中共视野下的国共合作展开,由董佳(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主持,李坤睿(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总评。
钟健(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余汉谋部切入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处置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有关举措。赵士见(伪满皇宫博物院)基于伯力审判,论述中共逐渐走向舞台中央,推动审判进程的角色转变。夏静(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考述第一次至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人与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观点的态度、认知与阐释。李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强调,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联合县”的组织形态与政治构建,是游击战争环境下中共坚持继承传统与灵活创新之有机统一、被动防御与主动进攻之应势转换、军事斗争与组织建设之协调推进的结果。
总评人李坤睿(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指出,在运用史料对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时,应关注史料的来源,注意中外贯通。
工作坊现场
第三场讨论围绕全面抗战时期国共合作开展,由王富聪(《团结报》)主持,马晓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总评。
张文俊(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认为,阎锡山联共不仅是国内势力博弈的结果,而且受到国际竞争的深刻影响。郝昭荔(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基于阎锡山在近代政治进程中的政治选择与形象演变,揭示其由革命者转变为军阀、后被塑造为“反革命”与“土皇帝”的过程。陈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战时国民党军人治政的风格特征、实际成效与存在局限做出评价。张展(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评述全面抗战时期日军对八路军军事战术的演变。
马晓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指出,研究者处理议题时既要有范围限定的自觉,也要有话题相关性的敏感。
第四场讨论围绕近代文化与技术展开,由齐小林(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持,雷家琼(《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进行总评。
谢健(西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强调乡村改造中革命与建设路径选择的复杂性和各方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同质性。王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勾勒出中国文化服务社在战时服务于国民党政治宣传的形象。田武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认为,中国标准时间的形成,与国共合作密不可分。李潇(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认为无线电技术成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高层开展权力斗争的重要工具。
总评人雷家琼(《宁波大学学报》编辑部)指出,研究者应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概念界定为条件、以逻辑线索为支撑、以拓展视野为补充。
本次工作坊为理解国共合作的历史脉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与会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国共合作多元复杂的历史。其中迸发的新史料、新观点、新阐述和新方法,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于国共合作的历史认识,也为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提供了新线索。此次工作坊在回望过往历史的同时,也强调古今贯通、中外融会、文理交叉,旨在加强学术对话,推动史学研究,为时代发展提供历史镜鉴和理论智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