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4日上午11时,韩国宪法法院开始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宣判。代理院长文炯培在宣读了审判意见后,于11时22分宣布,8名法官一致同意采纳国会的弹劾起诉,罢免尹锡悦。尹锡悦即刻起失去总统职务。
尹锡悦成为继2017年3月朴槿惠遭弹劾罢免后,第二位被弹劾下台的韩国总统。连续两任保守派总统被以弹劾罢免的方式赶下台,给保守政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获胜的进步政党也难以举杯庆贺,对于戒严和弹劾事件造成的政局混乱及社会撕裂,进步政党也难辞其咎。
戒严和弹劾事件还充分暴露出韩国政治体制的结构性弊端。随着尹锡悦下台,韩国进入提前大选时间,各政党围绕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拉开帷幕,是进步政党实现“政权交替”?还是保守政党完成“政权再造”?政坛新一轮恶性缠斗将再次上演,韩国的政局动荡仍将持续下去。


当地时间2025年4月4日,韩国首尔,尹锡悦的支持者在宪法法院外集结。视觉中国 图
制度缺陷或将再次导致总统“中途下车”
尹锡悦被罢免下台,时隔8年韩国再次出现总统非正常结束任期情况。回顾此次宪政危机过程,尹锡悦本人误判形势和一意孤行固然是主因,但韩国单任制总统权力过大的制度缺陷也成为被指责的焦点。
1987年修订的韩国现行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五年,不能连任,并取消了总统解散国会的权力。这一规定的本意是防止再次出现专制政府,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韩国现行总统制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是总统不能连任造成地位难以稳固。总统不仅要经常面对在野党的掣肘,公务员阶层对于总统推动的改革,如果不认同就会有“拖两年就换人了”的想法,落实中阳奉阴违,改革举措难见成效。同时,没有谋求连任的压力,也使总统不用看反对派的脸色行事,与在野党沟通协商的动力不足,造成朝野关系常态化紧张。
其次是总统权力过于集中容易孳生腐败。除了内政外交大权外,总统最重要的权力体现在人事任命权上,政府重要官员、军队高级将领以及大法官和宪法法官的任用,都需要总统批准同意。总统上任后,论功行赏安排亲信到重要岗位任职,已经成为韩国政坛公开的潜规则,成为孳生腐败的温床。韩国时常发生总统家人牵涉人事任命暗箱操作的丑闻,也与这种不受约束的权力机制有关。
再次是总统和国会的相互制约机制失衡。总统不能解散国会,但国会可以弹劾总统;国会通过的法案则需要总统批准才能生效。这种制度设计体现的制衡思路,在政局保持正常的情况下或可发挥作用,但在当前韩国政治极化日趋严重状况下已严重偏离轨道。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朝野矛盾不断激化升级,在野党对包括尹锡悦和总理韩德洙在内的高级官员共发起了29次弹劾,这个数量超过前任历届政府弹劾数量的总和。而尹锡悦在两年半内共25次对国会通过的法案行使了否决权,仅少于李承晚(执政12年)的45次,超过李承晚之后历任总统行使否决权的总和。矛盾激化到这个地步,制度的制衡作用不仅完全失效,反而成为相互恶性博弈的手段。这也是尹锡悦贸然发动戒严的主要动因。
戒严和弹劾事件暴露出政治制度的弊端引起韩国政界和法律界的关注,要求进行修宪改革的呼声再次抬头。鉴于面临总统被弹劾的不利局面,国民力量党领导人公开表态支持修宪,但前提是弹劾案被驳回,尹锡悦恢复总统职务,在剩余的任期内完成修宪。
目前尹锡悦被罢免,韩国将提前举行大选,新任总统能否推动修宪改革尚无从谈起。如果维持现行制度不变,总统和国会相互制约失效,今后再次发生总统被弹劾事件并非没有可能。
“政权交替”还是“政权再造”,要看民意如何变化
尹锡悦被罢免下台,按韩国法律规定将在60天内举行大选,选出新一任总统。时隔8年韩国再次进入提前大选时间。是共同民主党夺回政权,实现“政权交替”?还是国民力量党守住执政地位,完成“政权再造”?今后两个月各政党能否争取到多数民意支持是关键。
从过去先例看,韩国总统遭弹劾以后,其所在政党在随后的总统大选中都遭到失利,交出了政权。卢武铉弹劾案虽被宪法法院驳回,保住了总统职位,但在下届总统大选中保守派的李明博获胜。朴槿惠被弹劾罢免后,进步派的文在寅顺利上台执政。按照这个规律,新一届大选进步政党获胜,实现政权交替的概率很大,但仍有多个变数。
一要看李在明的司法风险能否彻底消除。目前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当选呼声最高,在各类民调中,李在明作为下届总统候选人的支持率始终遥遥领先,远超其他各党潜在候选人。3月26日,李在明违反公职选举法案二审被判无罪,这为他顺利参加大选扫清了障碍。
但李在明的司法风险依然没有彻底解除,国民力量党为扫除最大障碍,肯定会运用各种手段向最高法院施加压力,争取在大选前进行终审宣判,把李在明拉下马。共同民主党内对李在明的候选人地位也存在不同声音。如何把成功弹劾尹锡悦获得的胜势转化为大选的优势是共同民主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要看国民力量党能否有效凝聚保守阶层。国民力量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尹锡悦被罢免使该党背负上沉重的政治负担。首先尹锡悦的戒严行动被判违反宪法和法律,国民力量党的形象遭重挫,执政能力受质疑,该党“再造政权”的口号难以赢得支持。
其次,国民力量党内一直存在“亲尹派”与“非尹派”之争,“非尹派”议员的倒戈直接导致尹锡悦弹劾案在国会通过。目前国民力量党内已有多名资深议员表态参加大选,在竞争激烈状况下,不排除部分势力退党另起炉灶的可能。大选前内部分裂的政党难以赢得胜利。
再次,国民力量党重新凝聚保守阶层面临挑战。尹锡悦遭弹劾后刻意塑造悲情形象,聚集起一批狂热支持者。尹锡悦下台后,这股力量能否转化为对国民力量党的支持,国民力量党能否凝聚保守阶层,并扩大对中间阶层的吸引力,都是该党要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
三是看选民的选择是否会发生变化。弹劾案审理过程中,民调中支持弹劾、要求罢免尹锡悦的声音一直占多数,这一背景下民调结果对共同民主党有利。但尹锡悦被罢免后,选民的心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对弹劾尹锡悦的支持能否转化为对共同民主党的选票,还要看共同民主党的表现。
事实上,即使在尹锡悦被弹劾停职后,共同民主党过于“得理不饶人”的强势表现令民众担心,共同民主党动辄挥舞弹劾大棒的做法也引发负面舆论,尹锡悦和国民力量党的支持率曾一度不降反升,给共同民主党敲了警钟。
4月4日,韩国盖洛普公司发表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希望大选中在野党候选人当选、实现“政权交替”的受访者占52%,而希望国民力量党继续执政的只占37%。在政党和候选人支持率方面,共同民主党和李在明也大幅领先,表明多数民众接受国民力量党交出政权的结果。
总统大选即将拉开帷幕,各政党的激烈角逐开始上演。韩国选举文化中素有“抹黑宣传”的传统,各政党、候选人之间为打压对手,相互攻击抹黑、造谣污蔑将大行其道,这也决定了韩国政局动荡不安将继续下去。
(徐志坚,天津外国语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