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破圈合作发展,是大势所趋。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就有多组城市开启了“抱团”行动。郑州与济南举行了全面深化合作推进会议;青岛与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16个重点方向上展开深度合作。
其中,南京与合肥签署《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协议》,明确两地将“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沟通协调产业合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持续开展两市产业融合对接活动,推动重点产业发展载体进行深度协作”,已然是最具话题性的一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解读。
南京与合肥“牵手”,为何会如此吸睛?这样的举动,又释放出怎样的新信号?
南京城市一景。IC 图
南京与合肥,走向合作共赢
实际上,若从地缘、交通、人文乃至历史渊源,以及均处于长三角一体化格局下等现实因素来看,南京与合肥抱团发展,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这两座全国距离最近的省会城市,关系却又很微妙。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南京素来被调侃为“徽京”。它对应的潜台词,就是南京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的功能和影响力。
甚至,从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规划范围看,两座城市在划定自身“腹地”时似乎也显示了一种“互不相让”的态度,呈现出一种较为罕见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点。
因此,当两座城市能够就开展产业对接合作达成协议,这自然也就很容易被视为是构建新的竞合关系的一种信号。这种关系的转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本质上说,那就是随着两座城市近年来发展势能的变化,协同合作的空间更大了、机会更多了。
南京与合肥,虽然都属于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但从综合发展水平看,在过去的长时间里,合肥与南京都有着明显的差距,也很难被看作是“双城记”。如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且是副省级的老牌大区中心城市,合肥则是全国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之一。因而在各项发展资源禀赋和影响力上,如科教、医疗、产业、交通、开放水平、对外辐射能力等诸多方面,南京都相对于合肥要高出几个身位。
在很大程度上说,这种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是过去南京之于安徽的影响力甚至盖过合肥,从而拿下“徽京”称号的根本性原因。同时,它也限制了两地的合作空间。
但近年来,合肥凭借着在科创、产业、交通等方面的大跨越,综合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正迅速成长为全国范围内的明星城市。因此在很多方面,或者说在整体发展势能上,今天的合肥凭借突出的后发优势,正在明显拉近与南京的距离。
两座城市GDP和人口的对比变化,就是直观表现。2013年,南京GDP为8011.78亿元,同期合肥为4672.91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71倍。时隔十年,2023年,两座城市的GDP分别为17421.40亿元和12673.78亿元,前者仅为后者的1.37倍。
人口方面,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在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里,南京常住人口增加了131万人,增长率为16.38%。合肥则增加了191.29万人,增速达到了25.7%。目前,合肥常住人口已经反超南京。
很显然,当两座城市朝着更“势均力敌”的方向发展之时,相互合作的空间也就被不断撑大。可以说,过去南京之于合肥的那种更接近于单向度“虹吸”的关系,正在逐步终结,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新的合作共赢的发展状态。
合肥城市一景。视觉中国 图
双城如何实现产业的优势互补
具体到这次“双城记”协议,主要是侧重于产业上的对接合作,这作为两城合作的“大幕”,也是非常符合实际的。
众所周知,近年来合肥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主导产业上成功实现了系统升级。如在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居)等产业上,如今的合肥在全国范围都堪称是佼佼者。
相对来说,南京的产业体系升级,虽然未能展现出如合肥这般明显的“锐气”,但其综合实力依然不容低估。
这种局面也就为两座城市之间的产业对接合作,提供了客观基础。如此次签约仪式现场,两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近40家企业就同步开展了供需对接交流活动。
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合肥与南京有着不小的互补空间。如合肥作为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一跃而起的新兴汽车城,其主要优势体现在新能源整车生产能力上。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4万辆,仅次于深圳、上海、西安,居全国第四。
南京,汽车产业多年来就是支柱产业之一。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南京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上,实现了从动力电池到汽车零部件,再到智能化、网联化的全覆盖。目前,南京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全的地区之一,上下游企业超过500家。
这种情况下,两座城市,包括各自的企业自然可以、也有动力通过强化产业供需对接合作,实现汽车产业的“强强联合”、共赢发展。
除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协议还明确两市将推动重点产业发展载体进行深度协作,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双方特色优势产业领域开展产业协作交流、互补发展。
这些合作方向,都比较契合两座城市的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若能够破除壁垒、强化协作意识,构建新的产业合作分工体系,当可以减少“内耗”、“内卷”,共同提升发展效率、扩大优势,最终实现“1+1>2”的双赢局面。
“双城记”还将带来哪些溢出效应
更进一步来看,产业上的对接合作,还将带来明显的溢出效应。
如以产业合作为链条,南京的人才、科创等高端发展要素,有望在更多方面惠及合肥;而合肥在产业创新等方面所积累的一些成功经验,或也可给南京提供更多的借鉴。
同时,南京、合肥以产业合作为媒唱响“双城记”,其所利好的也不止于两座城市。
首先,推动跨区域产业协作,可以助力南京、合肥各自连衔的都市圈的破圈发展。如产业协作可进一步带动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互联互通,甚至可以在都市圈内的一些区域谋划产业共建。
其次,对于在事实上把合肥、南京均视为“中心城市”的安徽来说,两座龙头城市构建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也将为合肥之外的其他安徽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从而释放更强的区域发展动能。
在更大视野下,南京、合肥及其它们所带领的都市圈,均属于长三角城市群范围。这些地区的产业协作发展水平更高了、交往合作更密切了,乃至培育起更浓厚的合作文化,这对长三角一体化也将是非常大的利好。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应该乐见宁合唱好“双城记”。而产业层面的对接合作,相信仅仅是序曲。
海报设计:祝碧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