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至20日,由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主办的第六届美国城市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来自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生,通过回顾三百年甚至更长时间以来美国城市历史、大西洋两岸城市交流等,在异域与乡愁的语境中,一同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此次研讨会的核心议题为“异域与乡愁:跨国视阈下的美国城市”,旨在分析美国城市历史、治理与规划,审视大西洋两岸城市间的交流与影响,以及这种交流对全球城市格局的塑造作用。会议提交的论文涵盖城市的变迁与书写、城市规划与城市模式、城市公共卫生、健康与改革、城市制度及其改革、城市环境及其治理、跨国城市史研究等城市议题。会议在形式上进行了积极的创新,为城市史研究与发展的新路径提供了开拓性的探索,促进了不同地区高校、不同领域和学科间的交流与共同进步。
与会者合影
现将会议的主要学术观点分叙如下:
一、城市镜鉴:社会、经济与文化变迁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扩张与转型现象日益显著,导致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上呈现出复杂且深刻的变化。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和人口集聚的空间,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和人口聚集的地理空间,更是社会进步与变迁的缩影,映射出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念的全面转型。学术界对城市这一独特的“镜像”载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分析了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多维演变。总体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
其一,通过美国城市案例的分析,揭示了美国城市发展的特征。韩宇(厦门大学)对20世纪中后期美国“阳光带”经济迅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讨。他强调,“阳光带”的发展得益于联邦政府的财政支出、资本与劳动力的流动、居住环境及商业环境的优化。此外,他还对民权政策对黑人的经济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解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分析框架和更科学的研究方法。邵晨(安徽师范大学)阐述了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在底特律城市发展历程中的角色演变,揭示了底特律作为美国汽车工业心脏地带的兴衰轨迹。他进一步探究了城市演进过程中劳资关系、产业政策以及社会结构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为理解美国汽车工业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二,聚焦于以城市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理论和观念。黄卫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综述了国际及国内关于哈莱姆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存在的问题。研究基于社会学与文学的双重维度,通过分析黑人领袖作为种族代表的角色,归纳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种族形象的呈现,并强调种族议题在美国社会中的复杂性与长期性。王宇翔(太原师范学院)着眼于城市研究理论领域,分析空间同化理论的起源、演进过程以及其对移民社会流动性的影响。综合评估该理论的利弊,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移民同化过程的多维性以及城市居住空间的动态变迁。叶耀源(福建师范大学)以美国城市观念的演变为研究主线,系统地梳理了从殖民时期至美国早期独立阶段“反城市观”的盛行,以及19世纪之后多样化城市观念的兴起。该研究反映出美国社会对城市本质及其功能进行重新审视的历史,并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对城市观念变化的影响。万雪梅(江苏大学)从文学角度剖析城市,选取19世纪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中女裁缝与麦肯德斯小姐的故事情节,探讨19世纪美国社会中贫富悬殊的深刻问题。她结合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旨在揭示文学作品如何反映并批判当时社会的经济不平等现象。
其三,基于城市史领域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宽城市研究的视野,寻找新的学术灵思。曹升生、蒋月云(安徽师范大学)聚焦于乔恩·蒂福特对美国城市史研究的贡献,分析了美国城市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过程中所关注的研究主题与研究路径。蒂福特作为该领域关键人物,尤其重视美国早期市政体系的演进、郊区化现象以及中西部各州与特定城市之间的关系等核心议题。此外,他所采用的长时段历史分析方法,结合微观区域性研究与跨学科研究手段,为后续美国城市史研究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吴天耀(安徽师范大学)对美国城市史研究领域的杰出当代学者约翰·雷尼·肖特教授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城市地理属性及城市政府治理方面的学术贡献与研究局限进行了全面剖析。研究重点聚焦于肖特教授的著作《城市地理简介》。他认为该作品展现了宽广的学术视野、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多元化的研究方法论,不仅从历史与空间的维度对城市地理属性进行了深刻的阐释,而且运用政治学的分析框架对城市政府治理进行了探讨。陈帆(厦门大学)对特纳关于美国西部边疆演进的理论进行了重新审视。他认为特纳的观点明晰了美国边疆演进的逻辑:西部的农业状态并非恒久不变,而是代表了一种较低级的文明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若能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食物的需求,东部的城市化与工业化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向全国扩展。这一观点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对西部的普遍看法:西部被视为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区域。然而,随着文化景观的构建与进步,西部最终将被富裕、先进的城市文明所取代,实现从“劳动边疆”向“休闲边疆”的历史性转变。
二、城市经纬:规划、制度与法治探索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张及人口数量的增加,合理的城市规划与制度安排成为确保城市高效运作的关键因素。此过程不仅涉及技术性工程,更集中反映了社会价值、制度创新以及法治精神的融合。众多学者在其提交的学术论文中,针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基础设施配置等关键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规划在有效调节空间资源分配方面的作用,以适应社会需求的持续变化。综合来看,有以下三个维度:
其一,聚焦于城市治理过程中制度与法律的历史演变。杨松涛(天津师范大学)探讨了近代早期英格兰街头商贩的法律管制问题,通过对伦敦官员在城市秩序维护与商贩管理之间权衡的研究,揭示了早期法治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他指出,在这一时期,伦敦城市官员在管理街头商贩时遭遇了道德困境和社会焦虑的双重挑战。此外,他还对近代早期伦敦的社会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策略为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街头商贩的治理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反思视角。李沛霖(南京医科大学)探讨了20世纪上半叶上海在交通治理方面的策略,揭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城市在法治与管理制度方面的探索及成效。他详细阐述了当时城市交通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交通事故对城市交通安全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上海城市交通治理这一治理实践对上海城市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典型意义及其深远影响,并为中国交通管理和城市现代化提供了启示。杨洁(东北师范大学)追溯了血汗工厂的起源及其反血汗工厂运动的发展历程,探讨了进步主义时期芝加哥血汗工厂中种族、阶级和性别话语的构建,揭示了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及法治改革的演进。她强调,这些社会不平等问题引起了社会改革者的广泛关注,促进了州政府在工厂检查、立法保护以及劳工权益保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为理解美国早期劳工权益保护的法治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李柯凝(北京外国语大学)介绍了美国死亡权利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其法律演变。她回顾了死亡权利运动所经历的两个阶段:第一是确认了晚期病患者拒绝治疗的权利,第二是推广了以医助自杀为形式的尊严死亡权利。她从这两个阶段中发现了尊严死亡争议问题,进而引出俄勒冈州《尊严死亡法案》,并分析该法案的演变过程,同时借助Oyez、Justia和俄勒冈州政府的案例文书、年度报告及修订法规等一手资料,探讨了涉及个体、州和联邦三个层面的法案变革。江源田梓(上海大学)对1906年《纯净食品法》至1962年《基福弗—哈里斯法案》期间美国药物监管体系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她指出,1906年法案的颁布标志着美国药物监管体系的正式建立,而在沙利度胺事件爆发之前,该体系伴随着一系列安全事件的出现而逐步完善。从历史维度审视沙利度胺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对于深化对美国药物监管制度形成过程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以城市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为主题。李莉(厦门大学)的研究创新性地从三维视角分析美国新政时期的绿带项目,展现了美国在城乡统筹、农业安置与郊区开发中的政策实施情况。她详细阐述了美国城市病和城乡平衡问题的改革,回顾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国家干预和城市规划方面的政策重点,以及对农业的关注。研究不仅提供了对美国新政时期绿带城镇项目的理解,也为当前城乡规划和统筹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师嘉林(天水师范学院)介绍了20世纪中叶波多黎各农村的电力发展历程,以及电力基础设施对该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他指出,这一时期波多黎各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电力发展计划不仅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的现代化,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且为波多黎各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奠定了基础。徐欣蕊(上海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从游戏场起源的记忆塑造角度出发,认为美国游戏场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新兴城市空间,其起源映射出社会环境对城市空间的塑造作用。通过阐述马萨诸塞州急救与卫生协会主席凯特·威尔斯关于游戏场起源受到德国影响,以及随后约瑟夫·李对游戏场“德国起源”权威论点的确立,论证游戏场的起源受到社会环境、主流价值观以及记录者视角的多重影响。提示我们在探讨类似议题时,应采取多维度的视角进行理解和审慎的材料辨析。
其三,关注城市中社会议题的历史发展和政策演变。刘博然(广西师范大学)通过城市经理制度的演变,揭示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中的市政改革历程。他以城市委员会系统为起点,分析了美国如何设计出以行政至上为原则的城市经理制度,这一制度被大多数城市认可并采纳。以西雅图的案例,反映美国在效率与民主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他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市政改革的复杂性,也提供了对当代市政管理和城市现代化的启示。赵若帆(上海大学)对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中的性别维度进行了的综述分析,重点探讨了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及其对妇女史学与性别史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她指出,美国的民权运动涵盖了种族、阶级、性别等多个社会结构层面,在进步主义时代持续发展,并对当代社会议题中的权利变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她对这一时期的关键学术成就进行了回顾,包括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的核心理论、议题以及中美学术界的标志性著作,以及学术界在妇女权益发展与性别平等领域的先驱性贡献。陈子衡(天津师范大学)着眼于住房议题,选取“迁往机会之地”示范项目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剖析了美国联邦政府在19世纪90年代为应对传统住房保障政策与城市贫困问题所实施的住房流动性项目。他指出,该项目主要依托地方住房管理局与非营利组织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租赁咨询,助力成千上万家庭迁移到贫困区域,并强调该项目对美国后续住房保障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其研究不仅为住房流动性项目的演变提供了历史视角,也为当前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了借鉴。
三、城市绿径:自然互动与环境治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诸多研究聚焦于如何在人类活动密集与自然环境之间实现平衡。学者们致力于研究城市空间内自然生态的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特别关注城市环境中的关键要素,如动物栖息地、农业用地、公共绿地、污水处理设施及屠宰场等,从三个维度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自然互动与环境治理的复杂关系:
其一,探讨城市环境中自然资源利用及其在特殊情境下的角色。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指出,在美国城市史研究领域,动物与环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曾长期被忽视。他提出将研究焦点从人类主体转移到牛这一动物上,通过对西进运动时期牛作为运输工具、食物资源以及家庭成员等多重角色的分析,揭示了牛产业在美国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此外,他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美国移民对城市化和文明进程的深远影响。他将动物与环境因素纳入研究范畴,为理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城市史研究领域开拓更丰富的历史分析维度。鲁洪蒙(华东师范大学)探讨了一战期间美国城市居民如何通过农园建设来应对战时食品短缺的问题。她指出,城市农业花园在资源供应紧张的时期,作为生产性土地,满足了市民的自给自足需求,并短暂改变了城市空地的生态。尽管这些城市农业花园由于城市管理方式和建设思想的限制,并未成为长期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但它们为当代城市的生态改善和开放空间利用提供了实际经验。她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一战期间美国城市农园建设的历史视角,还为现代城市在面对类似挑战时提供了启示。
其二,聚焦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功能与用途的变化。邓怡(四川大学)探讨了19至20世纪纽约中央公园中儿童娱乐空间的演变,梳理了美国社会在儿童与娱乐关系方面的认识深化过程。研究表明,城市公园的建设模式经历了从模仿欧洲风格到将儿童游乐场所纳入公园规划的演变过程。以中央公园的建设为标志,公园设施的多样化,尤其是儿童游乐设施的增设,体现了美国社会从渐进式改良向以新政为标志的激进改革的过渡,同时反映出社会对儿童福祉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魏晓婉(上海师范大学)聚焦于美国内城这一特殊区域,并将研究重点置于“病态内城”的含义与形象的建构和传播上,研究其在不同时期地域污名化的过程。她指出,内城由于种族歧视和结构性因素,成为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集中地,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塑造为“贫民窟”或“病态内城”的形象。这一动态污名化过程加剧了内城居民的边缘化,使其在社会和政策领域进一步遭受排斥。
其三,关注环境治理与公共卫生进展的复杂演进过程。宋铭歌(南开大学)选取洛杉矶等美国城市对1972年《清洁水法》的反对态度为研究起点,探讨了美国城市废水处理改革的环境政治历史。研究重点聚焦于1972年《清洁水法》及其后续修订过程中的多方利益博弈,通过分析揭示了环境政策制定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平衡机制及其对城市环境治理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一步阐释了美国环境政策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与妥协现象。文皓(上海大学)选取19世纪中后期费城西费城屠宰场建设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发展与公共卫生之间的矛盾冲突。通过考察该事件的社会背景、法律争议以及环境影响,揭示了当时盛行的瘴气理论在疾病成因解释方面的局限性。他指出,屠宰场事件不仅反映了市民对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关注,而且也暴露出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所面临的多重挑战。该事件成为费城加强环境监管的催化剂,并且突显了当时在协调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方面所遭遇的治理难题。
四、跨国视域:全球化与城市互鉴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经验共享与资源流动促进了城市治理模式、发展理念以及文化元素的相互渗透。进一步而言,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与融合,使得城市成为展现跨文化交流与互动的重要平台。学者们的论文基于跨国比较的视角,对国际合作在城市规划、环境治理以及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不同城市如何依据自身特色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跨国视角的审视中可以看出,城市作为全球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不仅肩负着自身发展的使命,还在相互学习与借鉴中促进了全球城市群体的协同发展。综合来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其一,探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互动的空间表现形式。王敏(上海大学)以上海为研究焦点,分析了多重政治实体对上海治理的影响,揭示了城市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平衡多元文化和社会融合。她指出近代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身份并非纯粹,原因在于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和多重政治实体的存在。近代上海的城市发展由“一市三界”构成。华界受中国政府直接管辖,而英租界与法租界则实行欧美制度,包括自治立法、行政管理及司法机构的运作,展现了中外混合治理模式的特征。李慈怡(东北师范大学)以19-20世纪之交纽约犹太会堂为研究对象,从移民对其社会空间的独特构造入手,讨论了犹太移民在文化和建筑方面对于纽约城市空间多元化的影响。彭嘉仪(上海大学)也将关注视角放在城市问题的空间载体“贫民窟”上,从词源角度梳理其从英国伦敦诞生和在美国社会发展的历程,并归纳总结19世纪美国贫民窟问题集中爆发的原因,为城市问题在跨国语境之下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参考。
其二,聚焦于跨国视角下城市规划和建筑文化影响。刘敏(华东师范大学)分享了其翻译的普林斯大学教授尼斯的研究,以“穹顶”为切入点,探讨了基督教建筑史中穹顶元素的起源与跨文化传播,强调东西方建筑的交流与融合。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址与艺术元素的跨地域比较,她指出,尽管不同文化体系在历史上相对独立,但它们在情感表达与艺术表现形式上存在普遍的共性。李坤翱(上海师范大学)对美国与日本两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选取芝加哥商会与名古屋荣东再开发促进协议准备会这两个组织作为案例,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美国与日本在城市规划理念及实施策略上的差异,并为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城市建设的差异性提供了参考。张翔景(华中师范大学)对中世纪末期至近代早期英国卫生治理的演变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探讨了英国政府在卫生治理方面的转型,即从个别干预措施向议会立法的转变。该研究为现代城市治理中公共卫生管理提供了历史维度的视角,并揭示了卫生治理在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作用。
其三,关注全球资本扩张及跨境治理中的利益博弈。王志永(上海中医药大学)以中医药的传播重点,介绍了中医药在美国的传播历程和传播成果,重点着眼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70年代的两个重要时期的多种传播策略,为理解新时期中医药传播提供了重要借鉴。李尚(厦门大学)阐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公司城镇在拉丁美洲的兴起现象。揭示了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美国资本的全球扩张趋势,以及在此过程中“门罗主义”所扮演的角色和与欧洲列强在拉美地区的权力竞争,反映出美国资本扩张与地缘政治影响力的相互作用及其深远影响。费宇航(厦门大学)通过对美国大弯国家公园治理案例的分析,探讨了美墨边境在环境污染与移民问题上的合作与冲突关系。研究涵盖了在环境污染、毒品走私、非法移民等挑战面前,政府机构与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策略互动与博弈过程。
总的来说,此次城市史术研讨会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形式和内容,以“新动态、新视角和新模式”为特色,展现出全球化背景下都市研讨的崭新面貌和粲然风采。具体来讲,“新动态”指的是呈现出城市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方向,包括大数据、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问题,将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相结合,为解决当代城市问题提供历史借鉴。“新视角”是指通过不同国家城市史研究的相互借鉴与补充,得以从多角度、多维度地洞察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独特性。同时,还有文学和语言学研究者的加盟,学科间的跨界融合和多元化的探讨,为城市史学科适应全球化研究的新趋势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新模式”指的是突破以往学者发言的单一模式,采用了圆桌互评的新形式。将学生文章汇报和资深学者评议相结合,促进学术思想交流和观点交锋,搭建起老中青三代学术研究沟通的桥梁。会议不仅充满活力,更兼具深度与广度。在为青年研究者提供展示平台的同时,也让资深学者的前沿视野,能够真正辐射到青年和新生代之中,使得城市史学术研究的精神火炬得以代际相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