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主题摄影展在上海通志展示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市摄影家协会指导,上海通志馆、澎湃新闻联合主办,《萌芽》杂志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协办。本次展览也是2024上海国际摄影节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的分会场,以“我们的城市”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摄影节于2024年11月8日至11月23日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办。
“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源自2020年春夏开始的澎湃新闻与《萌芽》杂志社策划的项目《上海相册》,通过摄影作品和文学创作展示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描绘。此次展览汇聚了来自不同年代的27位摄影师的160余幅作品。摄影师的年龄从民国时期的大师到充满活力的90后新锐,每一位创作者都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下了他们眼中的城市故事。这些照片不仅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轨迹,也展现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间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展览希望通过这样一次跨越时空的艺术交流活动,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
展览现场“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姜复生、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杰、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澎湃新闻编委总编辑助理高剑平、《萌芽》杂志社副社长吕正、本次展览策展人姜纬等出席了开幕式,上海通志馆副馆长叶君主持开幕仪式。
姜复生在致辞中表示,在地方志两千年的发展史上,图片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照片更与地方志里文字的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城市历史。通过图照的形式记录过去、反映当下,是方志人一以贯之责任。在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理念”提出5周年之际,期待更多市民读者能通过“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中的照片和文字,感受到上海这座城市背后的历史底蕴和人文价值,更加具象地理解上海城市精神、城市品格。也希望今后地方志系统的合作平台更加广阔,联合各行各业以敬畏历史、热爱文化之心来守护城市文脉,让世界看见我们共同谱写的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新画卷。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姜复生上台致辞。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王杰对展览开幕表示祝贺。王杰说,今年的上海国际摄影节以“我们的城市”为主题,旨在通过镜头捕捉和展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变迁。通志馆分会场的“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是一次社会发展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展出的照片见证了这座城市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和变化,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艺术的殿堂和我们丰富的生活,连接着伟大的城市和热爱她的人民。希望每位观众在欣赏展览之余,能用心感受我们城市的独特魅力,聆听她蓬勃发展的节奏。也期待市摄协与地方志系统未来加强合作,让摄影作品在艺术展现之外,更能成为记得住、留得下、传得久的历史资料,让后人了解我们今天的社会。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王杰上台致辞。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澎湃新闻编委总编辑助理高剑平、《萌芽》杂志社副社长吕正介绍了本次展览的策划背景。展览源于澎湃新闻与《萌芽》杂志社的合作项目《上海相册》。二十余位上海摄影师事先隐去姓名,仅有数百字自述和数十张照片,由二十余位文字作者运用“盲写”的方式让文字与照片一一对应。这是一次文化交融跨界,也是一次非同寻常的城市文化实验。高剑平称,澎湃视觉《上海相册》已经做到第三季了,未来还将继续做下去,要为我们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挖掘出更多优质影像而出一份力。吕正则提到,今年第四季上海相册即将上线,新一季既会回望过去,也会展望未来,希望把书写上海交给年轻人。
澎湃新闻编委总编辑助理高剑平上台致辞。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萌芽》杂志社副社长吕正上台致辞。图片来源:上海通志馆
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宣布“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主题摄影展正式开幕。开幕式结束后,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独立摄影评论家姜纬,为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做了讲解导览。
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宣布“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主题摄影展正式开幕。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姜纬为参加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导览。图片来源:上海通志馆
2024年11月20日,上海通志展示馆,正在听展览“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讲解的嘉宾、参展摄影师与观众。图片来源:上海通志馆
2024年11月20日,导览结束后,上海通志展示馆中观看展览“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的观众。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2024年11月20日,导览结束后,上海通志展示馆中观看展览“我们的城市 我们的相册”的观众。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
现场观众王女士表示,自己在网上已经看过“上海相册”,但这次策展人选出来的有些不一样。“对我这个新上海人来说,这个体验是特别宝贵的,就像插班生补课,看到这些东西之后,我觉得我对上海的了解有了些厚度,它们给了我很多感情上的东西。”王女士说,她还有个小建议,希望展览能多多走进社区,“这些东西需要更多向人们展示。这是我的个人想法。”
郭博摄影作品
她看见自己常走的那些路,在照片里呈现出不同的光影。摄影师拍下这些照片的时候,她还从没有来过上海,在家乡做着无忧的女孩,畅想未来有一天穿着硬底高跟鞋踏在那些大城市的路面上,敲击出声响,引人侧目。
——摘自项斯微《排练厅》
金石声摄影作品
吃了西瓜,喂完叫哥哥,搬出折叠躺椅,去晒台上乘风凉。躺椅有塑料布和竹制两种。小朋友不喜欢竹椅,硬硬的硌着疼。塑料布软,躺久了,汗湿一大片。外婆点一盘蚊香,烟袅袅升起,弥散开。我躺在躺椅上,扇扇子,看天上的云。
——摘自路明《1990年的夏天》
郑知渊摄影作品
那意味着他走过的、拍下的这些地方,仅仅过了五年、十年的时间,就已经面目焕然一新,而“旧日情景”,就开始变得让人怀念。
当我翻看那些照片的时候,我会觉得时代这东西,我已经错过它了。
——摘自负二《不属于我们的时代》
徐昕摄影作品
天台很老了。水泥地像包了浆的手编竹席,油亮的黑色经由日夜擦拭,腻染一个人一生中最美的年月。
来历不明的竹椅也很老了。默认的主人是在夏夜摇动蒲扇的老者,无名无姓,死后乃至无形。
楔形天台距离地面十米。拓荒般,在楼宇中,在时光中,推挤出的简装版空中巴比伦。
——摘自于是《天台造城记》
席子摄影作品
这是一个将死未死的时刻,一种生活行将瓦解,连带着人与城市在某个历史阶段所形成的关系的不知所终。这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经验。于是,“上海静物”所流露的情感,既非隔靴搔痒的温情怀旧,也并非是对残酷蜗居现实的沉重批判,而是目送这浓墨重彩的生活图景随着记忆最终入殓。
——摘自陈心怡《上海静物》
朱锋摄影作品
卡尔维诺写过一本《看不见的城市》,我没看过,只记得书名。什么样的城市看不见呢?是未来的城市。城市会自我繁殖,自我膨胀,那些“生活开拓者”往往生活在都市的最外沿,你这一刻走过的荒芜和苍凉,几年后或许就是平地起高楼,或许就是灯火通明,就是交通拥堵。而过来人多半只会感慨昔日的苍凉,不会去怀念它。如果人类的基因里都有怀念它的部分,那么今天也就没有那么多城市,而是人人都想做个荒野猎人。
——摘自王若虚《看不见的城市》
安东尼·里德摄影作品
它们承担着象征意义。被当成城市文明的地标建造起来,背负的也就不仅是建筑之名。
——摘自沈大成《我与阿鲁克》
陈宇辰摄影作品
习惯了高架路灯远远投射而来,还要习惯小区楼体外的装饰灯,外界的光蔓延到你的床边,你阳台上晾晒的浴巾,你茶几上吃剩的橘皮,你洗完澡裸露的皮肤也像是蒙上了那层光。你就像你夜里走过的马路,雨后的路面上泛着湿漉漉的光的倒影。
——摘自于是《他世界》
陆元敏摄影作品
就像将我雀跃的情绪翻转过来,带来“不适感”的那些街区。它是一种标记,斑痕,时间的铁锈,让平展的城市风貌有了层次和纵深,参差多态,富含岁月的维度。旧的,窄的,低矮的和新的,宽的,高大洁净的,混在一起。由此我确信自己没有失明,并非生活在光滑扁平的二维世界,在和别人吃一样的食物,喝一样的饮料,追一样的综艺,看一样的vlog,打一样的折,购一样的物,用一样的流行语描述一样的心情,从一样的包里拿出一样的手持小风扇之前,都会想一想。
——摘自陆茵茵《当我们混在一起》
崔益军摄影作品
弄堂里,好像存在着某种光晕。类似的感觉在几年后有了变奏式的复现,当时外婆家新装了家庭电话,吃年夜饭的时候,座机响起,小孩子抢着去接,然后兴奋地喊长辈的名字。再后来,手机登场,长辈过世,年夜饭从传统大家庭的聚首降格为三口之家的小团圆。
——摘自王莫之《晕船,但还是要出航》
王骅摄影作品
房产这词是现在的说法,小时候可不懂啥叫房产,就会嚷嚷:这里以后要有我的一套房子,那里要有我的一套房子。
——摘自吴栋《红马路和白马路》
支抗摄影作品
但是在现代汉语里,“生”与“活”本就是同意联用,“生活”无非就是上海人挂在嘴边的“过日子”,这是日复一日,把激情和浪漫消耗殆尽的漫长马拉松,能把这样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就是生活的智慧。在上海,只要走在街头,就可以领教这份生活的智慧。
——摘自钱佳楠《替代品与生活的假象》
许海峰摄影作品
黑白色,报纸、照片、荧幕雪花,开往过去的车厢里,男人褪为孩子的模样,前方的光让他眯起了眼,分不清是隧道出口的亮光还是彻底的晴天,直到眼睛适应了环境,他才发现,那时的生活是彩色的,明晃晃的。
——摘自生茶《隧道》
朱钟华摄影作品
似乎每时每刻,每一个城市的道路上都在生成如此这番的影像。失去了我所熟悉的记忆,失去了我的记忆所依托的时光的化石,此处和彼处的区别在哪里,如果哪里都一样,我会不会迷路,我的故乡在哪里呢?
——摘自朱钟华《故乡道路上的异乡人》
侯剑华摄影作品
我想起来之前我参加的一出名为《遥感城市》的戏剧演出,演出没有演员,每位观众即是演员。
——摘自项斯微《终将到站》
严怿波摄影作品
我们去公园,不正为了在现实与梦境的罅隙里,成为面目模糊的人吗?将现实世界里过于清晰和沉重的身份(脸)抹去,暂时成为一个只有背影的人,在身份空白的喘息间,想象别样的可能。
——摘自btr《2020游园惊梦》
徐杰摄影作品
歌里的故事还是反的。十年之前,是他们最亲密的时候,如今却几乎成了陌生人。他突然不想马上回去了,他想去对面江边再看一会儿风景,看一看他们曾经一起看过的三件套和他最爱的东方明珠。他还要和中介小伙子好好再谈一谈,不是以服务对象,而是以前姑父的名义。
——摘自金莹《十年》
岛尾伸三&潮田登久子摄影作品
虽然是令人心碎的事实,但总算还是一块正在融化的巧克力,形状渐渐不在,但甜美犹存。
——摘自毛豆子《金箍棒留在花果山》
吴建平摄影作品
我想,时间构成了生命的内在秩序。构成了上海这座城市样貌的,并非外在的事物,而是人对生活的记忆。我希望这种记忆能够留存得长一点,再长一点。
——摘自云讷《父亲曾经的辰光》
管一明摄影作品
那些人与器物、人与日常、人与空间甚至人与人的交流,就像是多重独白。他们集结在这样一本声情并茂的相册中,互相辉映、对话并推进着顺流而上,走向广阔的纵深,又在无限的领域与时空中融合无间,共同映照出大上海百年不朽的艺术与文化。
——摘自胡建君《多重独白——“魔都”上海百年文化名人相片》
丁晓文摄影作品
2003年的上海时装周上,Jean Paul Gaultier将秀场搬到了静安寺对面的公园,工作人员在草坪上搭建起T台。去后台采访时,我的高跟鞋鞋跟一下子就扎进了松软的草地里。
——摘自顾晨曦《当我们谈论时尚时,到底在说什么啊》
吴建斌摄影作品
这天晚上,我和邬家玉沿着杨树浦港走了很久。每当杨浦大桥的两炷香变到最大,邬家玉就领着我往回走,到了另一头再折返,像两条困在水闸里的鱼。
——摘自王占黑《再会,东方之桥》
郑宪章摄影作品
你承诺过两件事的,我们为什么要结婚的答案,以及为我写一个爱情故事。
——摘自负二《外滩上的情人们》
周明摄影作品
在南京路上,上海人最多的马路,原住居民们星散四处,其眉目多出三分半的悠然,眼前来去不过是常流常在的溪水,水高水低,永无断处。
——摘自王若虚《静止的奔流,与飞逝的定格》
周平浪摄影作品
事到如今,我仍然记得走在隧道里的感受,我深信它通往另一个时空。走出隧道,即一场新的世界。很多年来,每当我把那晚的经历说出来,赢得的不过是听众的质疑。但在一些难以言明的时刻,我非常确定它真实地发生过。
——摘自三三《关于魅力之都的三十个秘密》
马良摄影作品
一座城市的女性过得如何?不能只看家世显赫的名媛风流,也不在屈指可数的高光时刻,普通女子细水长流的日常生活,才是最丰厚的摩登底色。她们或许也会结伴成群到公园,拍一组别出心裁的毕业合影。或许同住在租赁屋,每天工作忙个不停,仍有余力往脸上抹蜜丝佛陀、旁氏,翻《良友》画报,看看百货公司的广告。
二〇二〇年满百岁的馨与素秀们,恐怕早已湮没在时间的灰烬中,成为彼岸之花。于灰烬中翻开假想中的日记,少女仿佛在说话,凝固了的前世,仍旧是簇簇新的嘉年华。
——摘自指间沙《嘉年华》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0日—2025年2月28日
展览地点:上海通志展示馆,上海市浦东新区合欢路300号上海图书馆东馆4楼
展览摄影师:郭博、金石声、郑知渊、徐昕、席子、朱锋、安东尼·里德、陈宇辰、陆元敏、崔益军、王骅、支抗、许海峰、朱钟华、侯剑华、严怿波、徐杰、岛尾伸三&潮田登久子、吴建平、管一明、丁晓文、吴建斌、郑宪章、周明、周平浪、马良
展览文字作者:项斯微、路明、负二、于是、陈心怡、王若虚、沈大成、陆茵茵、王莫之、吴栋、钱佳楠、生茶、徐佳和、btr、金莹、毛豆子、云讷、胡建君、顾晨曦、王占黑、三三、指间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