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电力日前更新了定增说明书,提供更多信息。本次最终发行价格12.72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80%”与“最近一年末公司每股净资产值孰高者”;参考公司2月7日收盘价14.25元/股,折让约10%。
本次向社保基金会定增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从74.54亿股增至80.04亿股左右。控股股东国投集团持股比例预计从51.32%降至47.79%,仍为第一大股东与实际控制人,不会导致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同时,本次发行前的滚存未分配利润由发行完成后的新老股东共同享有,利益一定程度向中小股东倾斜。
两大项目收益如何?
此前在《财说|70亿定增获准,国投电力负债率持续高位》介绍过,本次定增募集资金70亿元将专项投向孟底沟、卡拉两大水电项目。其中,孟底沟水电站项目总投资347.22亿元,计划使用募资45亿元;卡拉水电站项目总投资171.21亿元,计划使用募资25亿元。两座水电站均位于清洁能源资源富集的雅砻江流域,属于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的水电基地。本次定增可有效补充孟底沟、卡拉水电站的建设资金,有利于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根据披露,孟底沟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总投资额约347.22亿元,预计工期105个月;卡拉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2万千瓦,总投资额约171.21亿元,预计工期83个月。两座电站分别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凉山州等地,项目投资主体均为国投电力控股子公司雅砻江水电(公司持股52%、川投能源持股48%),已取得相应的核准、环评和用地批复。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孟底沟水电站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可达104.05亿千瓦时,测算上网电价约0.391元/千瓦时(含税),项目投资回收期约20.4年,资本金内部收益率为8%。卡拉水电站则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5.238亿千瓦时,测算上网电价约0.4201元/千瓦时(含税),投资回收期19.06年,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同为8%。绝对数值而言,这两大水电项目经济效益并不激进。
国投电力在募集说明书中强调了四大主要风险:一是电价波动风险,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不断提升,电价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盈利;二是水电季节性来水与极端气候风险,公司一半以上控股装机为水电,水情年景及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气候风险都会导致发电量和经营业绩波动;三是新能源补贴和新业务开拓风险,如光伏、风电等板块对补贴政策的调整和技术路线的革新存在不确定性;四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孟底沟和卡拉水电站等大型工程在推进过程中面临周期延迟、投资超支、自然灾害、设备达不到设计指标等不确定性。
为应对以上风险,公司在技术、管理、财务上均已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例如通过区域分散布局、水情监测与调度管理来应对季节性风险,通过市场化电力交易机制和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来减少电价波动影响等,力求保证项目收益与公司整体业绩的稳定性。
社保基金入局缘由
国投电力是典型水电龙头,在雅砻江水电项目上拥有绝对控股地位(持股52%),掌握了该流域超过300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的核心资源。截至2024年中,雅砻江已经投产1920万千瓦水电机组,在建及核准装机规模372万千瓦。公司整体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68.53%,其中水电装机占比50.78%、新能源(风电+光伏)占比17.75%。
引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战略投资者,积极响应国家“长钱长投”号召。文件特别明确了,这次定增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上市公司质量、提高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占比的政策导向。社保基金会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认购国投电力的A股股票,发挥其作为“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优势,对维护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示范和引领意义。
根据协议安排,社保基金会将认购数量不超过5.50亿股(扣除尾数后取整),募集资金不超过70亿元;社保基金会认购的股份将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体现出其作为长期股东的定位。此外,社保基金会还将在公司治理层面发挥积极作用,包括提名1名董事候选人、协助对接产业资源等。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国投电力既需大规模投入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建设,也面临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和资本开支压力。历史财报显示,国投电力资产负债率维持在63%左右,负债规模由2020年的1463亿元增至2024年第三季度的1795亿元,财务费用规模达40亿元。
虽然水电站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稳定收益,但前期资金压力大,财务成本成为业绩关键影响因素。国投电力固定资产规模也在快速增长,即将突破2000亿元。目前恰是“耐心资本”入局的最好时机。通过本次定增,公司将获得最多70亿元长期股本资金,直接用于上述两大水电项目建设,缓解资金紧缺并优化资产结构。
另一方面,国投电力2021-2023年分红比例分别为50%、50%、55%,分红金额从12.19亿元增至36.88亿元。根据最新《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公司2024年至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比例均不低于55%。社保基金此时入局,似乎也是出于看好红利股长期表现的理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