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日报》日前发布消息称,2024年,石家庄常住人口净流入3.28万人,连续三年实现正增长。
消息称,人口是经济、产业发展的晴雨表,石家庄连续三年的人口增长,不仅凸显了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的吸引力,也反映出石家庄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果,必将有力促进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加快建设,为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末,石家庄全市常住总人口1122.35万人,比2021年末增加1.88万人。2023年年末,石家庄全市常住总人口1123.35万人,比2022年末增加1万人。
人口流动是地方发展的“晴雨表”。《河北日报》最新报道称,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国家大事走深走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人口净流出状态逐渐缓解。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由长期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2万人。
这篇报道透露,从省内各地区看,2024年全省有7个地区人口净流入,其中雄安新区占31.1%,石家庄占20.6%,唐山占20.4%。
从年龄看,流入人口以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主,占比为88.2%。其中,20-29岁、30-39岁两个年龄段流入人口比例分别为30.2%和27.4%。从受教育程度看,高学历人口占比较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6.1%,其中大学本科占50.2%,大专占14.4%,硕士研究生占10.2%,博士研究生占1.3%。
就此,河北媒体纵览新闻刊发评论文章称,常住人口数据是一个基础资料,是研判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常住人口长期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对河北来说,是具有“拐点”意义的历史时刻,预示着河北的人口吸引力和发展活力日趋显著。但也要看到,河北与全国不少省份一样,也面临着区域差异较大、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等挑战,部分城市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现象。
该文认为,“拐点”代表着某种趋势性,但“拐点”不是终点,而应该是河北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只有紧紧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延揽人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落实各项奖补,及时兑现承诺,在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才能以可感的河北温度,让更多人在河北人安身、安心、安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