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大背景下,医保与商保之间的衔接在不断加速。
近段时间,多家保险公司也在对旗下百万医疗险、中高端医疗险等健康险产品进行升级迭代,一方面注入了更新的风险保障功能,另一方面也为了匹配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改革而进行了多个方面的调整。
国务院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扩大健康保险覆盖面;丰富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形式,推动就医费用快速结算;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应用纳入保障范围;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等。
对于今年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众安保险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我国的商业医疗保险不管从覆盖的人群,还是覆盖的力度来说,都还有很多不足,这要求我们顺应医疗政策发展趋势不断迭代和升级,将保障范围扩展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尤其是那些被大多数医疗险产品排外的高龄人群、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一些细分领域的特殊人群。
与此同时,推动保险与服务的融合也是众安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保险与服务的融合,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和高效治疗,更能为用户在延缓疾病、促进健康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以百万医疗险为例,市面上多数产品通常设置了1万元的免赔额,但在DRG改革后,一些过去可以通过医保和商保组合报销的医疗费用或无法达到免赔额,因而造成百万医疗险难以获赔。与此同时,一些院外需求也在提升,包括药械、耐用医疗设备等无法被医保覆盖,而商业健康险也未能充分覆盖。
因此,一些保险公司近期在产品更新时明确要优化免赔额、拓展保障范围、调整医院范围限制等,及时与DRG改革衔接。
近几年来,以惠民保为代表的补充医疗险蓬勃发展,在提供了一定的风险保障的同时,也助推老百姓增强了对商业健康险的认知。在产品设计时,不少创新药纷纷被纳入惠民保产品的保障范围。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在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基本医保现有的甲乙类目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丙类目录是完善我国医疗保障药品目录体系的一次重大尝试,有利于发挥医保部门政策优势、专家优势和管理服务经验,为商业健康保险确定药品保障范围提供公共服务,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黄新宇指出,国家医保局将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积极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
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则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在保险保障层面,平安健康险立足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定位,扩大保险覆盖面,推出面向全生命周期的保险产品,持续丰富普惠保险及服务矩阵;在健康服务层面,全周期全旅程健康管理服务,覆盖从健康到疾病到康复的健康管理全周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